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结构动位移测试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081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季云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章关永,刘剑锋,兰海,杨澄宇,张枢文,张鹏飞
关键词:
相机标定动位移结构健康监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结项摘要

近二十年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作为评估既有土木结构安全性和整体性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从业人员的重视。工程实践证明,基于结构动力响应测试的整体式结构健康监测和诊断方法是及时判别结构是否存在异常的可靠途径。但在动力响应测试的实践中,由于受测试方法的限制,作为直观反映结构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动位移响应的测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困难和挑战,比如加速度积分混入低频噪声、无条件搭设位移计支撑平台、无法进行接触式测试、多维及多点位移测量、精度、测试成本等。为解决动位移的实际测试困难,本课题拟利用摄像机本身具有的实物测量特性,以计算机视觉为理论基础,结合结构动力学知识,开发可靠的结构动位移测试方法,作为工程实践的补充。相比传统的动位移测试方法,拟开发的测试方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a)非接触式测量;(b)多维位移测量;(c)灵活方便地增加测量目标数;(c)现场使用便捷且价格相对低廉。

项目摘要

随着工程结构柔度的不断增大和复杂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发展,如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的现场测试以及结构振动台试验、风洞试验等,结构动位移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构动位移的传统测试方法(加速度计、线性位移计、GPS等)存在的局限性主要包括测量设备支撑平台的现场安装、仪器的固定、多点及三维测量的困难、测试成本等。本项目以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采用商用消费级相机作为测试工具,避免了复杂的相机参数标定过程和测试成本,开发了能灵活地进行多点、多维、非接触式动位移测试的新方法。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动位移测试技术,包括:基于立体视觉的非接触式一般三维动位移测试、基于仿射相机技术的无目标线位移测试和基于单孔视觉的平面位移测试。本项目开发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位移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技术环节:相机参数标定、图像点跟踪、三维点重构等。本项目采用了大量的实验验证了上述测试技术进行结构动位移测试的准确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季云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眼动记录及分析技术用于行为识别的研究

批准号:6140110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孟春宁
学科分类:F01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射频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室内定位理论和方法研究

批准号:6190221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段春晖
学科分类:F020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地面运动观测方法研究

批准号:6147237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戴志军
学科分类:F02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机器视觉的索缆六自由度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批准号:5150810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吴丽君
学科分类:E08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