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相关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38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詹新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肖增明,宫德峰,贺茂林,李挺松,江华,周齐
关键词:
上胸椎前路生物力学内固定
结项摘要

上胸椎(T1-T4)疾病的治疗是脊柱外科的难题之一,由于前方入路直接显露并直达病变部位,术野清晰, 通过手术可直接解除脊髓压迫,效果确切,因此目前上胸椎前路手术已作为许多单纯椎体疾患等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在上胸椎病损切除后,需要重建恢复上胸椎的稳定性,由于上胸椎椎体较中下胸椎小, 不能使用常规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材,大部分临床研究采用颈椎前路钢板作为前路内固定器材。然而在应用颈椎前路钢板作为上胸椎前路内固定器材时有生物力学方面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套更合理的上胸椎椎体前方内固定装置,与当前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进行生物力学、动物实验的研究。上述研究的完成将得出有关上述内固定准确的定性和定量结论,为临床应用以及后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填补上胸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空白。

项目摘要

目前上胸椎前路手术已作为许多单纯椎体疾患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上胸椎病损切除后,需要重建恢复上胸椎的稳定性,由于上胸椎椎体较中下胸椎小, 不能使用常规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材,大部分临床研究采用颈椎前路钢板作为前路内固定器材,然而在应用颈椎前路钢板作为上胸椎前路内固定器材时有生物力学方面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套合理的上胸椎前方内固定装置,并与当前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进行生物力学、动物实验的研究。本课题组通过对人体上胸椎标本的收集和研究获得相关解剖学数据,完成了上胸椎前路钛板的设计、生产并申请国家专利一项。随后对上胸椎前路钛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完成了上胸椎前路钛板固定模型的体外生物力学比较和螺钉的拔出强度比较。另外本实验成功建立山羊上胸椎内固定模型,进行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对植骨融合效果的研究。上述研究的完成及有关上述内固定准确的定性和定量结论,填补了上胸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的空白,并为临床应用以及后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3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5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创新地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创新

DOI:10.11821/dlyj020191115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上胸椎前路逆向椎弓根钉板系统的设计及其相关力学与动物实验研究

批准号:8146034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肖增明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胸腰椎前路动力加压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批准号:8135001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群
学科分类:H281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优化

批准号:311709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欧阳钧
学科分类:C10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计算机辅助上颈椎微创内固定术优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批准号:8137201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池永龙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