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的微型化进程推动新一代芯片级封装采用高度<100μm的微焊点实现互连。互连高度的减小缩短了焊点两端界面原子的扩散路径,增强了焊点两端界面反应的交互作用,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及焊点内部微观组织复杂化,弱化焊点性能,因此互连高度对微焊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本项目研究微小互连高度下焊点特殊的界面反应,采用实验设计(DOE)方法规划和进行实验;采用热力学、热动力学及材料微观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微小互连高度焊点的界面反应和IMC演化的机理,揭示回流和老化参数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弄清不同互连高度及材料系统对界面反应的交互作用,建立界面IMC生长的模型、预测IMC厚度;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微小互连高度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本项目涉及物理、材料、力学、电子封装、表面与界面等学科领域,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其研究成果将对电子产品微型化设计提供指导,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三维互连微凸点焊点早期界面反应与凝固行为及IMC生长的界面耦合效应
无铅化电子封装钎焊界面反应及焊点可靠性的基础研究
单晶基体界面反应及其对微细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影响
微米尺度下互连焊点断裂和疲劳失效的理论建模及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