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声学造影回声强度与新生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16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邓又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娅妮,熊莉,马春桃,毕小军,杨好意,黄润青,朱英,李礼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声学造影斑块新生微血管
结项摘要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的有无和密度与斑块的易损性和患者病情密切相关。超声声学造影可用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但目前还不了解超声声学造影时斑块超声反射回声增强强度与新生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我们将在动物实验中探讨超声声学造影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反射回声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确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动脉腔内压力,血管活性物质和血管内皮功能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这在国内外尚无同类报道。本研究将为应用超声声学造影技术定量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微血管密度,从而评估斑块的易损性提供实验依据,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并对65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包括基础造影,滴注三磷酸腺苷、去甲肾上腺素、单甲基精氨酸(LNMMA)、内皮受体阻滞剂PD142893后的造影图像,对所获得的病理组织进行了HE染色及CD31染色,获得了病理染色的结果,同时测量了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及三磷酸腺苷后实验兔的血压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二维超声诊断为软斑的斑块其造影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硬斑;病理检查发现超声判定为软斑的斑块经CD31染色后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多于超声判定为硬斑的斑块,斑块内微血管的密度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75,P<0.001),与斑块增强强度/管腔增强强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68,P<0.001)。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后实验兔血压上升,心率减慢,而滴三磷酸注腺苷后血压下降,心率表现为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斑块超声造影时增强强度及其与管腔比值较注射前明显减低;而注射三磷酸腺苷后则结果相反,斑块超声造影时增强强度及其与管腔的比值较注射前明显增强。滴注LNMMA后斑块的增强强度及其与管腔增强强度的比值较基础状态减低,而滴注PD142893之后,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管腔的比值较基础状态增加。上述研究表明血管活性物质及内皮功能会影响斑块增强强度。超声造影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定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2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3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DOI:
发表时间:2021
4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5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邓又斌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超声造影对兔颈动脉滋养血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25003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孙立涛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优化高分子微泡超声造影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成像及抗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批准号:8180037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华
学科分类:H021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靶向超声造影研究

批准号:3074006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戴志飞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剂量Bevacizumab对易损斑块新生血管的治疗

批准号:8130123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朱英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