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太平洋劳海盆扩张中心南段(20°-23°S)海底熔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60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鄢全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晶晶,张俊,叶俊,石丰登,苏天赟
关键词:
岩浆过程地球化学劳海盆源区性质海底熔岩
结项摘要

以西南太平洋劳海盆扩张中心南段(20 -23 S)的海底火山熔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岩石地球化学及K-Ar定年(年代测定仅限于扩张中心附近海山岩石)等方法,对这些岩石从矿物学、岩石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年代学(仅限海山岩石样品)角度开展的综合研究;从区域小尺度揭示劳海盆南段不同扩张程度处熔岩源区性质及原始岩浆在上升期间所经历的后期岩浆过程修改程度的差异,从岩石学角度阐明从海底扩张到初始裂解作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差异,深入理解劳海盆处于不同程度的裂解作用阶段之间岩浆活动性质的变化;探讨岩浆源区受露易斯维尔脊(地幔柱热点形成的无震脊)俯冲消减的影响;元素地球化学的深入研究将从一个侧面提高我们对岩浆系统与海底热液成矿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交换信息的理解,同时为我国即将开展的劳海盆海底热液成矿系统研究提供岩石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项目摘要

从中劳扩张中心(CLSC)到东劳扩张中心(ELSC)再到瓦路法脊(VFR):(1)岩性是从似印度洋MORB变化到似太平洋MORB或似岛弧玄武岩(IAB)的;(2)CLSC之下的地幔源区是印度洋型地幔,向着ELSC再到VFR,地幔逐渐被太平洋型地幔置换;(3)俯冲物质(主要为蚀变洋壳(AOC)释放出来的流体)的影响逐渐增强;(4)部分熔融作用(受含水流体和地幔源区组分影响)是轴部深度差异的直接的、第一序的控制因素。此外,初步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是与先前的构造演化模型一致的:即VFR是ELSC的增进脊。劳海盆南段扩张轴部附近出现相对老的海底熔岩暗示劳海盆弧后盆地经历着一个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需要进一步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制约。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即将开展的劳海盆海底成矿系统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2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3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4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DOI:
发表时间:2017
5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南太平洋劳海盆西北部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洋内弧后扩张过程的制约

批准号:4150604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田丽艳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南海西南次海盆残余扩张中心MORB研究:对地幔源区性质和海底扩张历史的约束

批准号:912281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韩喜球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东劳扩张中心热液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

批准号:4097602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群慧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西南太平洋劳海盆地幔源区性质及俯冲组分对地幔源区的影响

批准号:4127600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鄢全树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