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快电子探针的等离子体尾场结构成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37500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0.00
负责人:华剑飞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盖伟,靳清秀,吕进,张超杰,李飞,徐新路,吴益鹏
关键词:
超快电子探针加速结构等离子体尾场密度分布
结项摘要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asma wakefield acceler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has brought revolutionary chang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ture accelera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lasma wakefield acceleration, the direct diagnosis of the field structures of plasma wake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Since such structures move at nearly the speed of light, direct imaging of them poses special challenges. Recently, methods based on optical probing have made important progresses, and these methods can image the plasma density structure for weakly nonlinear wakefields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intrinsic limitations of optical methods based on plasma index of refraction make it very hard to get clear image of highly nonlinear wake structure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y can not get direct information of the field structures, which are the most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acceleration. Through 3D particle in cell (PIC) simula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 found that ultrashort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can be used to directly image the accelerating structures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and through numerical inversion, the accurat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mplitude of the accelerating fields can also be obtained. This project aims at systematically developing this new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ultrafast electron probes for plasma wakefield structures through in-dep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近年来,基于等离子体尾场的加速研究发展迅猛,有望为未来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尾场加速的研究中,对以近光速运动的尾场加速结构及其演化进行直接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超快光学探针的诊断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适当的参数下能获得弱非线性尾场结构的密度信息。但限于光学方法的局限性,尚无法很好地解析高度非线性的尾场结构。更重要的是,光学方法不能直接提供对加速过程至关重要的加速场信息。通过三维粒子模拟和理论分析,我们发现使用超快相对论电子束作为探针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直接对加速结构成像,而且通过对图像的反演可以准确获得加速场的空间分布和幅值。本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系统地发展基于超快电子探针的等离子尾场结构成像技术。通过该技术的运用,为诸多尾场加速物理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信息,进而推动尾场加速技术的发展。

项目摘要

发展等离子体尾场的直接诊断技术,对于深入理解注入与加速结构演化等重要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优化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器的束流品质提供了重要工具。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飞秒相对论电子探针用于等离子体尾场结构诊断的新概念,并深入研究了电子束探针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验证,基于实验条件完成了实际探针电子束参数修正和非理想尾场的重建算法。在此基础上,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产生的超快电子探针在实验中获得了清晰的尾场图像并对尾场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测量。该实验结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 这一项目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大会和邀请报告。在2016年国际先进加速器概念会议(AAC 2016,美国华盛顿)上该工作成为亚洲唯一入选的大会报告,并作为整个会议的亮点进展(Highlight)写入会议总结。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博士生张超杰在2017年获得了“John Dawson”博士论文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华剑飞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0506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77512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9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激光尾波场加速的超快辐射源及瞬态X射线成像研究

批准号:1190437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余昌海
学科分类:A22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的超快成像及超快控制

批准号:1143400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运全
学科分类:A2106
资助金额:3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基于XFROG技术诊断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场结构的物理研究

批准号:1187517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白植豪
学科分类:A3010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体等离子体结构光场照明实现超分辨率显微成像研究

批准号:618052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孔维杰
学科分类:F05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