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板块西南缘变质杂岩的多期变质作用及年代格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219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王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红,谢士稳,冀磊,刘利双
关键词:
相平衡模拟扬子板块西南缘构造演化同位素年代学多期变质作用
结项摘要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is a composite college of Gondwana and Eurasia, and records a long-term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including multiple metamorphic-magmatic events from Proterozoic to Paleozoic-Mesozoic. Therefore, it is vital for investigating convergence-breakup cycle of Rodinia and Gondwana plaeocontinents. This study is focus on meta- sedimentary and mafic rocks of Julin and Dahongshan Group and Wumaqing Formation wide spreading in Yuanmou, Xinping-Yuanjiang and Miyi area. On the basis of integrated studies of petrology, genetic mineralogy, quantitative phase equilibria modeling, metamorphic evolution and isotopic dating, the multiple metamorphic events of metamorphic complex from Proterozoic to Paleozoic-Mesozoic were defined, and also provided well-constraints on P-T condi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reconstructing P-T-t path for metamorphic complex i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Proterozoic to Paleozoic-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Rodinia and Gondwana plaeocontinents.

扬子板块西南缘位于冈瓦纳与欧亚大陆之间,记录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该区经历了元古代和古生代-中生代多期变质-岩浆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是研究Rodinia和Gondwana大陆裂解复杂地质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项目拟以元谋、新平-元江以及米易地区为重点研究区,以苴林群、大红山群以及五马箐组的变质沉积岩和变质基性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变质演化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厘定研究区元古代和古生代-中生代多期变质事件序列,限定不同演化阶段的温压条件,建立研究区变质杂岩多期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年代格架,为深入探讨扬子板块西南缘元古代和古生代-中生代Rodinia和Gondwana大陆聚合-裂解动力学过程提供变质作用和年代学方面的制约。

项目摘要

扬子板块西南缘位于欧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记录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该地区出露大量变质杂岩,经历了古元古代和中生代多期变质-岩浆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是研究Rodinia和Gondwana大陆裂解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通过对属于扬子板块基底的维西地区石鼓群、元谋地区苴林群、元江地区大红山群和越南西北部Nam Co unit和Ta Khoa antiform变沉积岩,进行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成因矿物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综合研究,限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进而揭示变沉积岩形成构造背景以及演化过程。.石鼓群黑云母石英片岩及长英质脉体中碎屑锆石U-Pb定年得到一致的年龄结果(2637-743 Ma),主要年龄峰值为858-852Ma,表明该变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来源可能为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长英质脉体中锆石变质边部得到年龄范围为225-197 Ma,表明其遭受了中生代变质-深熔事件的改造。苴林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为2868-1120 Ma,最年龄一组年龄峰值~1200 Ma,限定其沉积于~1.2 Ga之后。对变质锆石边部和变质独居石进行定年,得到一致的变质年龄为874-849 Ma。大红山群四件变沉积岩样品碎屑锆石得到主要年龄峰值为2340-2305 Ma和1935-1900 Ma,表明其主要物质来源为古元古代早期和中晚期的岩浆岩。太古代年龄信息很少,表明该地区太古宙基底岩石出露十分有限。越南西北部Nam Co unit和Ta Khoa antiform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以及Hf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它们与扬子板块西缘具有亲缘性,是扬子板块西缘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对变质锆石微区和独居石定年得到一致的变质年龄(242-241 Ma),表明该地区变沉积岩经历了三叠纪变质作用改造。同时,通过(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多硅白云母的Si含量限定了其高压变质反应的性质。结合前人金沙江、维西、墨江和马江地区的基性麻粒岩、长英质麻粒岩和榴辉岩及其围岩的研究成果,表明金沙江-哀牢山-马江缝合带是一条典型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王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30203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太华变质杂岩变质演化及变质过程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087212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吴春明
学科分类:D0210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杂岩带多期变质-深熔事件

批准号:4137206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福来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1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左权地区变质杂岩前寒武纪变质演化及变质过程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10212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肖玲玲
学科分类:D02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崆岭杂岩的年代构造格架与扬子克拉通的形成及演化

批准号:4157217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魏君奇
学科分类:D0210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