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起重庆被设立为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整治与规划是城乡统筹中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住房建造"是其核心和关键技术部分。目前已有研究及实践对农村生活生产模式的现代化缺乏足够探讨,存在用单一化城市建设模式推行农村建设的危险趋势。本申请首先收集整理国内各地区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农村住宅建造体系资料,分析相关建造技术策略;对重庆城郊、乡镇、乡村的不同类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农村展开深度调研,总结和分析各种类型农村建造状况构成,进而研究重庆农村住宅建造技术的现实策略,为重庆城乡统筹中的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技术运用支持。课题研究从农村建设的大系统中梳理"农村住房建造体系"的构造与内涵,在特定地区探索现代与传统建造技术在农村住房营建中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寻找现代建筑师与地方工匠合作的模式与方法,探讨既满足地方农村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又具有一定传统生活方式保留及地域特色传承的技术模式。
一、背景与方向. 基于城乡统筹和整治与规划的时代背景,探讨“农村住房建造”——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部分,受自上而下规划引导、自下而上技术选择及演替的双重影响。研究属规划、建筑、技术的跨领域研究,重点在“建造”问题,关键点是重庆当代建造技术在新农村的反映和引导策略。.二、内容. 1、可参照的农村住宅建设经验探讨;2、典型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案例的深度调研,分析规划引导到建设实施过程的实效和差异性;3、对城郊、乡镇、乡村当代农村建造类型差异性调研,探讨各类型农村建造状况构成;4、结合新农村居民点建设比较研究,探讨规划到实施的技术策略;5、结合农宅建设图集研究,探讨实施引导。.三、成果.1、建造发展演变基础调研。①乡土建造考察:土家建筑,覃琳著,2013;覃琳,近现代渝东南土家族木构民居建造流程,2012;硕士论文《技术视角下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碉楼形制研究》2014;发表论文“文化影响下的技术发展对建筑型制的影响”2014。②重庆当代农宅建造及使用情况调研:“永川当代农宅建设典例调研报告”。.2、建设实践反馈研究:“四川达县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永川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实施反馈调查报告”。.3、重庆当代农宅建造模式和地域化探讨:硕士论文《当代新农宅建设的技术适应性探讨》2012、《城市化进程下的农宅特征与建造体系演变初探》2012、《农村住宅建筑图集与实践》2013、《传统生土建筑的传承发展及当代设计策略》2013、《建造主体演变对当代农宅技术变迁的推动作用》2014;发表论文“阿卡汉建筑奖与批判地域主义的多重表现”2012、“传统生土建筑的墙体材料类型与发展”2012;编制“永川新农村农宅推广图集”2014。.4、当前乡镇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硕士论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与景观设计策略初探》2012、《重联社会:转型与重构中的农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2014;发表论文“重联社会——农村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与建设”2012、“重庆市小城镇风貌特色规划的探讨”2013;编制“重庆土家族农房风貌建设示例”挂历2011。.四、意义.1、川渝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为了解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调研报告的整理、出版对相关研究有较好的参照价值。.2、乡村建造组织和技术的研究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的农宅图集成果,对当地乡村建设的引导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农村住房建造的多过程要素与生产机制研究——以2007-2017年重庆农村为研究对象
城镇化演进中的城乡住房融合研究:机理剖析、分析框架与现实路径
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住房金融耦合的调控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设计与技术整合的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低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