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多芯圆线复杂微结构对其宏观力-电-热耦合特性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37209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苟晓凡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海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薛峰,朱光,周鑫鑫,孙振华,赵维,秦建
关键词:
Bi2Sr2CaCu2Ox(Bi2212)复杂微结构超导多芯圆线热耦合
结项摘要

Superconducting Bi2Sr2CaCu2Ox (Bi2212) multi filamentary composite round wires (RWs) are fabricated by the OPIT (Oxide Powder In Tube) to be a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the Bi2212 filament embedded silver matrix. Due to the distinct superconductivity and physical isotropy, it has an irreplaceable competitive feature in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 magnetic field, especially for superconducting magnet. Most recently, th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Bi2212 is very complicated. Specifically, the surface of the Bi2212 filament is very irregular and jagged. Thus, in this project, from the data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e will construct th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theoretic model. On this bases, the 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Bi2212 multi filamentary RWs on its macro properties of mechanical, electric and thermal coupling will b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This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 properties is believed to be helpful to the fabrication of the Bi2212 RWs and its relative technical safety design.

超导多芯圆线通常是以超导Bi2Sr2CaCu2Ox(简称Bi2212)为主以银为基体采用粉末管制法制备而成的多芯纤维复合圆线结构。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及力学相关特性的各向同性,使得在强电、高场领域凸显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近来,材料微结构分析发现,热处理之后的超导多芯圆线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超导相向银基体中生长,使得纤维表面呈现极不规则的几何构造,部分甚至与邻近纤维搭接。为此,本项目将从复杂微结构分析出发,以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特性为主线,通过构建既能准确抓住微观几何构造的主要特征,又能有效地研究对其宏观特性影响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手段,着重针对与提升超导多芯圆线"导电能力和载流运行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基础性课题-复杂微结构对其基本力学行为和电-热稳定特性的影响-展开研究,探求其宏观特性对复杂微结构的本质关联,给出影响规律,为材料制备和相关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超导Bi2Sr2CaCu2Ox(简称 Bi2212)/Ag多芯复合圆线是是由超导Bi2212纤维与Ag基体复合构成的一种圆线,是目前唯一可在较高背景磁场(通常指 >25Tesla)下保持足够高临界电流密度Jc(~103A/mm2),且能制备成圆线材的一种应用超导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相关实验显微分析发现,热处理后的Bi2212复合圆线微观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特征为,超导Bi2212纤维表面(即Bi2212/Ag交界面)极不规则,邻近纤维之间出现不同形式的桥接,以及纤维内部形成大量孔洞。为此,Bi2212复合圆线复杂微结构对其力-电-热宏观特性的关联及其影响规律构成了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借助统计和分形数学,对于Bi2212复合圆线中Bi2212/Ag界面和纤维内部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有效、准确地表征。进而数值上重构了包含以上特征结构的复合圆线模型,并与实验显微图片特征结构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微结构对于宏观力-电-热特性的理论框架(基于一般统计意义上和分形-分数阶理论)。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为,i)发现了Bi2212/Ag界面和Bi2212纤维中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ii)构建了特征微结构对于宏观力-电-热特性的理论框架;iii)在对孔隙结构分形表征基础上,推导并给出了描述超导Bi2212纤维一维热扩散问题的分数阶微分方程,发现了包含孔隙的超导纤维一种奇异的热扩散行为。Iv)研究得到了以上特征微结构对Bi2212复合圆线力学,临界电流密度Jc,电-热失效(Quench)行为以及交流损耗(AC Loss)的影响规律。本项目的研究重要成果不仅对于“超导多芯圆线复杂微结构对其宏观力-电-热耦合特性影响”的科学理解很重要,而且对于相关材料制备,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23篇,参加国内外会议交流十余次。同时,以本项目为依托,培养了数十位超导材料力学领域的研究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苟晓凡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空间太阳能电站高温超导电缆力-电-热耦合研究

批准号:1157223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勇
学科分类:A08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薄带高温超导体的电—磁—热—力多物理场强耦合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批准号:5170716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叶常青
学科分类:E07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三维电磁-热-力多物理场强耦合模型的超导磁悬浮振动特性研究

批准号:5147538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马光同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低维半导体功能材料力-热-电多场耦合特性的理论研究

批准号:1130218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朱林利
学科分类:A080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