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源的开发是世界性的课题,全球都在攻关。太阳光频率"上转换"在柔性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太阳光聚光器以及湖泊水质清洁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是学术价值高、应用潜力大的崭新课题。太阳光上转换研究国外刚刚起步,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目前报道,"上转换"材料在非相干光(强度在0.8 mW cm-2~10 W cm-2)辐照下,其上转换效率可达1~6%。上转换效率低和材料易老化是遏制太阳光上转换应用的主要瓶颈。.本项目突破现有的使用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提出"水溶性光敏剂与发光剂的纳米复合"以期提高上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借助树枝状分子的宽波段强吸收带扩大对太阳光的收集范围;提出利用发光剂聚集态荧光增强效应克服发光剂荧光猝灭和疏水性。通过光敏剂与发光剂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复合,调控聚集体结构(H-和J-聚集体)使发射带位于光敏剂的光学窗口,为制备环境友好、高效率、稳定性好的太阳光上转换材料寻找一条新途径
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工作:. (一) 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特性化合物. 通过分子设计,新发现四个系列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特性,这些体系有一个共性,即分子内旋转受限是导致AIEE特性主因。这些分子材料分属如下四类分别为:(a) 三苯胺/咔唑-查尔酮衍生物;(b) 蒽系列衍生物;(c) 芘系衍生物;和(d) 四苯乙烯衍生物;其中,(a)和(b)系列已获得发明专利。. (二) 研究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分子结构与性能. 以自制的四个系列(30个)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分子的光物理性质,考察了材料在聚集态时对荧光性质的影响;通过晶体结构分析,探讨了发光材料“聚集态荧光增强”特性的构效关系。. 通过对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发光剂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AIEE发光剂作为活性层的OLEDs在电场中均表现出双发光峰,即双EL峰。这很有意义,因为有可能通过蓝光和黄光的获得单组份活性层的白光器件。. (三) 研究弱光(100~1000 mWcm-2)上转换的转化效率的构效关系. 以自制的蒽衍生物为发光剂,自制的重金属卟琳为光敏剂,复配得到一系列发光剂-光敏剂二组分体系。研究不同体系的弱光上转换的转化效率,探讨分子之间Stoke’s位移(即光敏剂的吸收峰位与发光剂发光峰位)与“频率上转换”效率之间的构效关系。.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AIEE特性的发光剂与光敏剂的三线态能量能量交换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两者的能量交换来自于分子之间行为,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AIEE)发光剂与光敏剂的上转换性能仍在继续深入研究之中。. (四)以自制新型三苯胺衍生物为体系,展开双光子聚合、有机光伏(OPV)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已较好地完成基金项目各项预期指标:1)发表科研论文23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0篇、EI期刊论文3篇);2)获得发明专利6项;3)主编《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专著1部;4)获得中国石油化工协会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5)在国际(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3次,国际(内)学术会议上做分会(口头)报告6次;6).培养了8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水溶性上转换复合纳米材料的组装与发光性能研究
水溶性聚合物/纳米簇复合材料:聚集诱导发光与协同杀菌性能研究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精确调控及其发光特性
具有小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的湮灭剂制备与弱光上转换增强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