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纤维素组分(NDF、ADF及ADL)含量在茎秆中与植株的倒伏及抗病密切相关,而籽粒中的纤维素组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饼粕的饲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建立测定籽粒和茎秆纤维素组分含量的NIRS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考察两个重组自交系在两个环境中茎秆纤维素组分含量,结合已经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两个群体的控制茎秆纤维素组分含量的遗传位点进行QTL定位。目前,在本实验室已经完成对籽粒纤维素组分含量遗传位点初步定位,并且利用重组自交系RIL138构建的BC1F2群体将木质素(ADL)主效位点定位在距最近标记(A09连锁群)1.2cM遗传距离。该项目第二个研究内容计划将BC1F2群体扩大到5000个单株,利用SSR标记和实验室开发的SNP标记对高木质素含量单株进行分析,将木质素主效位点距最近标记遗传距离缩小到0.1cM,从而可推测可能的功能基因及标记辅助育种。
油菜作为世界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植物油,同时其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进一步提高双低油菜饼粕饲用价值,有效途径是降低饼粕木质素含量。项目首先是建立测定油菜籽粒和茎秆纤维素组分含量的NIRS模型。利用NIRS模型测定籽粒和茎秆纤维素组分含量,结合分子标记遗传定位。. 研究中首先采集茎秆粉末和籽粒近红外光谱,通过WINISI软件筛选103份茎秆粉末和80份籽粒作为定标样品。用Van Soest法测定定标样品中纤维素组分(NDF,ADF,ADL)含量。由光谱数据和化学测定值,建立各组分NIRS模型。其中籽粒ADL模型的预测标准偏差为0.172,系统偏差为0.076,相关系数为0.986。茎秆和籽粒其它组分NIRS模型1-VR均大于0.861, RSQ均大于0.8。籽粒ADL模型已申报专利“一种油菜籽粒木质素含量近红外分析方法”,在2014年10月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项目研究利用60K的SNP芯片,构建了黄黑籽亲本后代重组自交系高密度SNP遗传图谱,该图谱包含9164个标记,覆盖油菜基因组1832.9cM。利用该图谱的2795个SNP标记对种皮色泽及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了定位,检测到A09染色体末端木质素的主效位点,解释4个环境表型变异31.6-42.8%(PLoS ONE 8(12): e83052)。同时利用上述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重组自交系群体分离的性状如脂肪酸组分、硫苷、抗性及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定位分析,相关研究发表在国内《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刊物上。. 利用相同的60K SNP芯片,对520份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油菜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籽粒木质素NIRS模型测定其在多环境下籽粒木质素含量,对籽粒木质素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在A05,A09 及C05 检测到三个显著位点及其可能的候选基因,其中A09的位点与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到的位点一致(PLoS ONE 10(12):e0145045)。.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定位了影响油菜籽粒木质素含量的主效位点,并确定其相应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饼粕高效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分子标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大足鼠耳蝠嘴巴张角辐射声场的数值研究
采用虚线交通标线进行车辆定位及道路交通设施信息表征的方法
玉米茎秆糖分含量的遗传分析及其QTLs定位
甘蓝型油菜生长素极性运输异常导致茎秆弯曲的分子机制
海岛棉茎秆茸毛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
小麦茎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调控及抗倒增产栽培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