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NK细胞在HBV感染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KIR基因家族参与了NK细胞抗病毒免疫应答的调节。前期研究发现KIR2DS2为HBV感染的易感基因,KIR2DL5为保护基因。本课题拟利用SSP-PCR及流式细胞术筛选出不同KIR2DS2和KIR2DL5表型的乙型肝炎患者 NK细胞,检测其KIR2DS2和KIR2DL5表达水平,研究不同KIR表型对NK细胞杀伤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受体通路机制;另外选取NK92细胞系,利用RNA干扰及基因转染技术构建不同KIR2DS2和KIR2DL5表型的NK92细胞系,检测不同KIR表型对NK92细胞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HBV感染中,KIR2DS2作为易感基因,KID2DL5作为保护基因的潜在细胞和分子机制,为乙肝感染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背景:NK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KIR参与了NK细胞抗病毒免疫应答的调节。前期研究发现KIR2DS2为HBV感染的易感基因,KIR2DL5为保护基因。.目的:探讨KIR2DS2作为易感基因、KIR2DL5作为保护基因的潜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SSP-PCR进行KIR基因分型,筛选不同KIR2DS2、KIR2DL5表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CHB)组、自限性乙肝患者(SR)组、乙肝疫苗无应答组及健康对照组,并对各组间KIR基因频率进行比较;2.进行KIR基因配体HLA-Cw基因分型分析;3.免疫磁珠法分离CHB、SR组的外周血NK细胞进行培养;4.LDH释放法研究不同KIR表型的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用单克隆抗体CDl58f封闭处理NK细胞后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共培养,检测外周血NK细胞对靶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5.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KIR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筛选出了不同KIR2DS2、KIR2DL5表型的CHB、SR、无应答组及健康对照组;2. 通过SSP-PCR进行KIR基因分型,发现疫苗无应答组KIR3DS1基因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3. CHB组HLA-Cw03基因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及疫苗无应答组高,疫苗无应答组HLA-Cw02和HLA-Cw04基因表型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4.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HB、SR组的外周血NK细胞;5.同一个体对K562细胞不同效靶比之间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一定差异,抗CD158f单抗封闭2DL5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均较阻断前降低,CHB 2DL5-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较SR 2DL5+组、SR 2DL5-组低。.结论:1. KIR3DS1基因可能与机体对乙肝疫苗的无应答状态有关;2. HLA-Cw03可能是乙肝持续感染的易感基因,HLA-Cw02和HLA-Cw04可能是下调抗-HBs 应答水平的等位基因;3.同一个体对K562细胞不同效靶比之间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4.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与其KIR的基因型、表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lncRNA-191对NK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miR-16调控NKG2D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对T/NK细胞功能影响的意义
NK细胞介导的杀伤骨髓瘤细胞作用机制及NK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影响的研究
丁酸钠对炎症性肠病中不同表型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