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蛾科是鳞翅目中一个相对较小、且容易识别的科。全世界记载93属1280余种,世界性分布。该科中一些种类能给农业、林业和园艺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课题拟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国羽蛾分类修订研究,解决由于历史上错误鉴定和学名误用以及分类处理不当等造成的混乱,命名新分类单元,查明区系组成和分布特征;开展幼虫形态学研究,包括原生刚毛等有重要分类价值的幼虫特征;利用支序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探讨高级阶元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完善羽蛾科分类,建立起基于系统发育的自然系统,为重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准确的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本依据,为中国和世界动物区系增添新内容。研究结果对于推动鳞翅目小蛾类成虫、幼虫分类和系统发育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本研究针对标本量较少的山西、山东等地进行补充采集,同时借用国内其他单位的标本,总计3000余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羽蛾总科大陆一个新记录科单羽蛾科Macropiratidae一新记录种,同时对该种的雌性首次进行了描述。对羽蛾科昆虫的四个亚科整体进行了研究,增加了羽蛾总科13新记录种,36个新种,异名2种;同时填补了以前未采到的种类。根据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将中国种类进行了重新归类修订,并重新描述了80种特征不完整或描述比较模糊的种类(尤其对片羽蛾亚科的细羽蛾属Stenoptilia和片羽蛾属Platyptilia,以及羽蛾亚科的滑羽蛾属Hellinesia)的种类进行了描述,修订了我国已记录的2科4亚科162种,对其分类学特征和分布状况进行了补充。目前,我国羽蛾科昆虫共计4亚科42属226种,约占世界已记述种类的16.6%。.在已有资料和现有标本的基础上,对羽蛾科的世界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整体看来,属级阶元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古北区,非洲区和东洋区,分别占到54.44%,46.67%,46.67。而在种级阶元,古北区的种类远超过了其它区系,其次是非洲区和新热带区。羽蛾科各大区系的特有性较高,尤其是种级阶元,如Stenoptilia,Platyptilia表现的尤其明显,它们的大部分种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对羽蛾科目前的90属(包括1新属)进行了属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羽蛾科依然为4个亚科:金羽蛾亚科Agdistinae,壮羽蛾亚科Ochyrotinae,片羽蛾亚科Platyptiliinae和羽蛾亚科Pterophorinae。.上述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研究结果为我国羽蛾科昆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和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鞘蛾科分类修订与幼期形态学研究
中国西北卷蛾亚科分类修订与幼虫形态学研究
中国羽蛾科昆虫的区系分类研究
中国织蛾科分类修订和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