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亚洲独特的气候及地形背景下,以冰川系统理论为依据,应用最新的冰川编目、卫星、遥感以及气象、地貌等资料,分析整个高亚洲及其各冰川系统整体的数量、规模、高度、方位、类型、结构特征。应用统计学和GIS方法建立冰川平衡线高度场,更新冰川消融模式,建立冰川消融、积累场,优化冰川储量估算模式。通过对典型冰川的野外考察,改进和优化冰川系统功能模型。在几种可能的气候情景下,预测整个高亚洲及其各区域冰川及其径流在50年、100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化趋势,评估气候和冰川变化对高亚洲及各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中国及高亚洲有关国家对冰川水资源利用、冰雪灾害预防,生态环境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和提高中国区域冰川学的理论水平。
根据调整后的研究内容与计划书的要求,课题主要选取喜马拉雅山南坡冰川系统为实验区,在收集高亚洲典型区域的冰川编目、气象、地形、遥感等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冰川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预测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1)水平方向上,冰川面积在经度上呈波状分布,是地势与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垂直方向,最大面积高度越高,高差越大;(2)各流域发育小冰川的条数多,中等冰川的面积最多。大冰川对地势和降水条件要求高,只分布在尼泊尔中部和东部;(3) 冰川形态类型以复式流域和单一盆地为主,表碛覆盖冰川和雪崩补给冰川分布普遍;(4)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另有2篇英文已投英文杂志“Ice and Snow”,目前正在审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高亚洲冰川系统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高亚洲冰川系统物质平衡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我国季风温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