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了具有不同花粉胚胎发生能力的两种大麦基因型的花培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型的早期雄核发育过程没有明显区别,但最终出愈差异显著,这种差异是在小孢子形成多核花分后发生的。由此推测大麦不同基因型之间,花粉胚胎发生能力的差异不受小孢子脱分化启动分裂能力的控制,而是由多核花粉发育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能力所决定。因此,可将花粉胚胎发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胚胎发生的诱导和胚胎发生的维持,它们分别受不同的基因控制。利用BSA法对两种基因型的F2群体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一个与高频率胚胎发生能力连锁的RAPD标记。这些结果对今后改进花药培养方法,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和快速获得转基因作物纯合体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雄原核关键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和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雄原核因子促进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机制探索
大麦花粉白苗的发生机理和调控研究
拟南芥多磷酸肌醇6/3激酶基因(AtIPK2α和AtIPK2β)调控雄配子体发育和胚胎发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