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及反硝化过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061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贺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唐祥海,刘乾,陈烨,李思琦,李迎
关键词:
功能基因氨氧化微生物表达水平中国近海反硝化
结项摘要

A growing popul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have enhanced its nitrogen loads, which have profoundly impact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coastal seas. As the rate-limiting step, ammonia oxid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global nitrogen biogeochemical cycle. Recently discovered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provides a novel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itrogen cycle. In this study, the activity of ammonia oxidation and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 and bacteria (AOB) to ammonia oxid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to nitrogen loss are discovered through amplic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culture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key functional genes in ammonia oxidation and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This study will lead to more reliable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nitrogen cycle in China coastal sea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gain an insight into 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s on global climates.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近几十年来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使得中国近海海域的氮负荷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显著变化。氨氧化作用作为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在全球氮素循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发现的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为了解氮素循环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以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和室内模拟培养实验为基础,结合氨氧化微生物执行氨氧化和反硝化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深入分析氨氧化微生物的氨氧化活性、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对氨氧化过程的相对贡献、反硝化活性及该过程对研究海域氮素损失的贡献率,明确氨氧化微生物在中国近海氮素循环过程中的生态地位。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认识中国近海海域氮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入了解近海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

项目摘要

氨氧化过程作为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在全球氮元素循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发现的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为了解氮元素循环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项目以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和室内模拟培养实验为基础,结合氨氧化微生物执行氨氧化和反硝化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深入分析了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的氨氧化活性及二者对氨氧化过程的相对贡献、AOA和AOB的反硝化活性及二者对N2O生成的贡献率,进而明确氨氧化微生物在中国近海氮元素循环过程中的生态地位。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整体来看,AOA对氨氧化过程的相对贡献高于AOB。AOA在春季的相对贡献较高,而AOB在夏季的相对贡献较高。河口和近岸沉积物的硝化潜能总体高于远海沉积物的硝化潜能。(2)对渤海表层沉积物进行N2O生成模拟培养实验发现,氨氧化微生物对N2O生成的贡献率为21.23%,其中AOA对N2O生成的贡献率较大,为13.01%。(3)在东海表层沉积物中,AOA主导的PNRs由近岸到远海逐渐降低,而AOB主导的PNRs则表现为由近岸到远海先降低后升高。近岸东海表层沉积物中AOA是硝化作用的主要驱动者,而远海则是AOB对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更高。(4)对东海表层沉积物进行N2O生成模拟培养实验发现,AOA和AOB对N2O生成的贡献率主要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等众多因素的协同影响。(5)渤海、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海域活性微生物群落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且前者影响更大,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沉积物来源关系密切。丰富微生物群落和稀有微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发挥着不同作用,共同决定着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应对环境变化时,稀有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作用;实际发挥生态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落间主要存在竞争关系。本项目为进一步认识中国近海海域氮循环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为深入了解近海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期刊论文3篇,投稿论文1篇,另有2篇论文正在撰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贺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同步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湿法生物处理高氨废气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0814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阎佳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自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异养反硝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081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泽兵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DDT污染沉积对氨氧化过程以及相关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批准号:4170238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硕
学科分类:D07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污水脱氮工艺技术与过程控制

批准号:2167700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彭永臻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