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农户采用行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113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李同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笑明,吴文恒,刘晓琼,杨美玲,芮旸,李献波,吴涛,曹文静,赵晨
关键词:
技术扩散农业科技园区农户行为空间效应行为分析模型
结项摘要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s the technological pole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and new pattern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new technology and the efficiency in adoption by farmers(the main adoptor of agricultureal technology) are not only the indicator statements abou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diffusion effec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ut also a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balance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upply and demand. In order to build technology diffusion model ,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ystems science are used, by analyzing collection of technical supply-intermediary platform- farmers.To summary the spatial dissimilarity characters of farmers technology adoption, 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under farmers demand-driven, propose the incentive polices and induced measures on propoting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adoption, traditonal agriculturalareas in northwest and som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Yangling,Dingxi and Wuzhong are choosed a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technic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echnology needs will, technical decision-making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sponse to supply model of existi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of farmers are comprehensively study.These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China, exp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fields of the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农业科技园区既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区/技术极,也是引领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新模式。农户作为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方式和效率是评价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和扩散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农业技术供需平衡与否的重要体现。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供给-中介平台-农户采用的关联分析,构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系统;以陕甘宁传统农区和杨凌、定西、吴忠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实证对象,基于不同属性农业技术扩散轨迹的系统调查,综合研究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技术需求意愿、技术决策和行为取向、影响采用新技术的因素、对现有技术供给模式的行为响应等,总结技术采用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农户需求导向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内在机理,提出促进技术扩散与采用的激励政策和诱导措施,从而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拓展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项目摘要

农业科技园区既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区/技术极,也是引领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崭新模式。农户作为我国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其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方式和效率是评价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和扩散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农业技术供需平衡与否的重要体现。项目以陕甘宁传统农区为实证对象,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中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与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通过技术供给-中介平台-农户采用的关联分析,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系统;按照自下而上的“采用”范式,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初步建立了农户技术采用的理论框架,指出技术需求和技术优势相互作用形成采用行为的诱导机制,而农户特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则形成了采用行为的干扰机制;(2)在对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环境条件、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农业科技信息、农民教育文化素质等层面选择指标构建评价体系,以陕甘宁传统农区为技术扩散区域,进行技术扩散环境的定量化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陕甘宁农区技术扩散环境划分为优、良、中、差等四种类型,为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与采用提供了科学依据;(3)以陕甘宁典型样区和定西、吴忠、杨凌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实证对象,基于不同属性农业技术扩散轨迹的系统调查,综合研究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技术需求意愿、技术决策和行为取向、影响采用新技术的因素、对现有技术供给模式的行为响应等,系统总结了技术采用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农户对现有技术供给模式的行为响应,有效验证了传统农区技术扩散与采用的农户主体性理论假设;(4)基于需求导向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内在机理分析,从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信息网络、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完善陕甘宁传统农区农业技术扩散体系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5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扩散中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采用行为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4177112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同昇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及其地理模式研究

批准号:4087106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同升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农户间知识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的机理与关系

批准号:7156302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喻登科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市场、风险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基于水稻、荔枝产业的对比研究

批准号:712030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贺梅英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