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在全球广泛流行,对其引起的感染,目前推荐的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多粘菌素。但PDRAB对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广泛发生,严重影响PDRAB感染的治疗效果,而异质性耐药株常发生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将在已完成鲍曼不动杆菌ZPO6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基础上,以该序列为参考序列,通过对传代诱导得到的2个我国流行最广泛的ST型鲍曼不动杆菌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子、母代菌株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识别其中的SNP、插入/缺失基因、表达差异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分类识别与多粘菌素耐药相关的基因及与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改变相关的基因;对识别出的基因在不同ST型鲍曼不动杆菌中进行验证,并通过基因敲除等方法进行确认。最终阐明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及异质性耐药株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恢复的机制,为鲍曼不动杆菌异质性耐药株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本研究通过传代诱导获得我国流行最广泛ST型鲍曼不动杆菌ZJ06的多粘菌素异质性耐药子代ZJ06-200P5-1, 在已完成鲍曼不动杆菌ZJO6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以该序列为参考,对子、母代菌株进行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识别其中的SNP、插入/缺失片段、表达差异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分类识别与多粘菌素耐药相关的基因及与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改变相关的基因;对识别出的3个目标基因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及基因敲除等方法进行转录水平和基因功能验证;运用流失细胞术检测了细菌膜电位变化,发现多粘菌素耐药菌株膜电位较亲本株明显降低,进一步揭示多粘菌素的耐药涉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建立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敲除技术,并成功获得目标基因敲除菌株;评价了菌株获得耐药的适应代价,发现多粘菌素耐药造成了较高的适应性代价。该项目为进一步明确多粘菌素耐药机制指明了方向,为多粘菌素合理应用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也为鲍曼不动杆菌异质性耐药株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鲍曼不动杆菌多粘菌素耐药新机制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多粘菌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TnpISAba11核糖开关的分子机制研究
NO调控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