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核磁共振信号的抑郁症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035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卢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唐勇,朱荣鑫,王训恒,汤天宇,王丽,刘刚,薛易晨,王玲玲,吴晓娜
关键词:
智能系统抑郁症功能核磁共振辅助诊断模型
结项摘要

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基于患者或家属描述、临床观察和相关量表评定,主观性强,早期识别率低,对医生临床经验要求高。不适宜的治疗强度和疗程易导致病情迁延或难治性抑郁的发生。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以功能核磁成像信息为基础的动态混合模型,用于抑郁症的临床辅助诊断。研究内容为:1)设计信息融合算法,融合影像学信息客观优势和丰富临床经验,建立多模态量化评价模型,多方位评价抑郁状态;2)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和模型优化算法,跟踪患者各阶段信息动态调整模型使之适应临床患者情况,提高抑郁程度评价的准确率。通过本项目,设计客观的抑郁程度评定模型,使在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情况下有预警能力,为早期防治提供可能;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个体特性引导治疗方案调整,提高治愈率。本课题把磁共振影像信息加以特征提取,动态优化,对于推进抑郁症客观诊断技术的发展,为病情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分别完成了如下内容:1)发展了针对抑郁症识别模型需要的影像学数据处理技术;2)设计信息融合算法,融合影像学信息客观优势和丰富临床经验,建立多模态量化评价模型,多方位评价抑郁状态;3)设计客观的抑郁程度评定模型,开发基于功能影像信息的抑郁严重程度评价系统,并在临床做评测推广。通过该项目的三年运行,发表论文27篇(SCI检索3篇,EI检索4篇),申请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并以此为依托,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2项。在人才培养方面,共培养博士硕士10余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卢青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37203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抑郁症神经网络基础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

批准号:3050017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姚志剑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癌影像学报告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批准号:8170179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红蕾
学科分类:H28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多模神经影像与海量数据的抑郁症诊断模型及病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3002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龚启勇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24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功能核磁共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3057065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谢鹏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