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流视角下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时空差异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117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汤爽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冯建喜,陈逸,刘艳,李焕,叶丽芳,郭谁琼,汤其琪
关键词:
人口流动行为分析模型城市化空间分析模型
结项摘要

China is undergoing a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Orderly transferring rural migrants into citize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China. Due to the impact of China’s hukou system and land system, rural migrants from different migration destinations and sources might have unlike decision-making. Yet,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explored the urban settlement process of rural migrants from both rural and urban perspectives. Regarding the urgent demand of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gap in existing research, this research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rural migrants' citizenization from a migrational perspective. Jiangsu Province is selected to be the case study area, and rural migrants from Jiangsu Province who have stayed in cities for more than six months a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this research will observ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hukou, rural land and urban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rural migrants in different space and time. Based on large sample surveys, census data and field interviews, models of urban settlement intention are built to reflec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ide China decision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有序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受中国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来自不同迁移目的地和来源地的农村流动人口会存在不同的市民化决策。而已有文献尚未完整地从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同时探索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本项目针对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迫切需求,以及已有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从人口迁移流的角度入手,探索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时空差异。本项目选择江苏省作为案例地,针对居住在城镇半年及以上的本省籍农村流动人口,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迁移目的地和来源地中,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与户口、农村土地间的互动机制。并基于大样本量调研、普查数据和实地访谈等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总结、抽象一般性规律,构建体现时空差异的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模型,进而为中国城镇化提供决策依据与实际指导。

项目摘要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是中国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本项目基于两个时段的大样本量调研数据和访谈信息:① 同时从来源地乡村和迁入地城市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空间(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大都市边缘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镇的决策,尤其聚焦于户口和农村土地在定居决策中的博弈关系;② 同时对比分析了新生代和老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定居城镇决策上的差异性;③ 并且研究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决策的演化情况。研究发现:① 农村流动人口换户口定居的决策可以被看成是基于自身条件的,城市与农村户籍附着权益之间的博弈。一方面,因为来源地乡村的不同,农村土地的“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在迁入地城市,农村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影响了其对于城市户籍附着权益的向往程度。对于来自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农村土地类似“增值财产”,而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农村土地更像“生存保障”。在大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把临近镇区和县城城区作为他们定居城镇的主要目标。相对于定居成本较高的大城市,就近定居是考虑经济条件、社会资源的理性选择。② 相比于老生代,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定居。老生代倾向于把定居当成一种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家庭决策,而新生代则更多地是从个人角度考虑追求生活质量和增加工作经验。不同类别城市吸引不同代际的群体,也反映出农村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和城市提供资源间的权衡。③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一些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到老家临近城镇定居。与受原迁入地城镇排斥而回流的传统论断不同,农村流动人口开始从追求更好生活的角度考虑回流。回流决策一方面是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城市生活的权衡,另一方面是基于个体/家庭的经济社会属性、偏好和家庭背景实行效用最大化。尽管大多数的农村流动人口仍然为了生存在城市“挣扎”,但“在城镇赚钱,回到农村老家”的传统模式已经逐渐改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汤爽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流动人口迁移的时空过程及定居地选择机制

批准号:4187112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田明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批准号:7127302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德勇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家庭时空秩序视角下的农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

批准号:412015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樊良新
学科分类:D01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流动人口聚居区市民化空间分异与区域效应研究

批准号:4170115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美风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