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植物-病原菌互作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非亲和性互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植物-病原菌亲和性互作方面的研究则相当薄弱,而这方面的研究与前者一样,对于揭示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理、提出新的防病措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拟从分子和细胞学水平,对已获得的T-DNA 插入诱变的拟南芥无青枯病症状突变体的特性进行鉴定,确定"感病突变体"鉴定标准, 构建拟南芥-青枯病菌亲和性互作功能基因突变体库;通过克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拟南芥中SLO互作蛋白的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一个GRAS基因在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病程相关基因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相关蛋白与马铃薯抗菌蛋白的互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