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非结构蛋白(NS)和细胞因子抑制因子(SOCS)分别通过阻断RIG-I和STAT1/2抑制I型细胞因子表达,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应,加剧气道病理变化。我们在前2个国家基金资助项目中证实RSV感染上皮细胞早期上调SOCS1/3表达,存在不依赖RIG-I和TLR3的信号激活。本次申请拟在既往细胞模型研究NS-SOCS-IFN负调节通路基础上,以裸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基因沉默方法抑制RSV NS1/2和气道上皮SOCS1/3 mRNA,观察对RSV感染裸鼠的气道组织病理变化、空斑法检测肺泡内病毒滴度,El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蛋白活化以及I/II型细胞因子分泌,探索一种基于NS-RNAi和SOCS-RNAi途径控制RSV感染的治疗方法。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体,也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导致显著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RSV感染的发病率可高达82.6%。因为RSV感染不能诱导持久性免疫,所以长期反复的RSV感染可对婴幼儿远期肺功能造成影响,例如可增加哮喘的发病可能。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对RSV进行预防。以往研究RSV非结构(nonstructural, NS)蛋白多是通过制备NS缺失突变株RSV(ΔNS RSV),通过ΔNS RSV体外感染上皮细胞进行功能分析,较少从NS蛋白自身功能进行研究,如孤立表达NS1/2蛋白触发何种信号激活仍不清楚。本课题组已成功构建重组NS1/2表达质粒,此次我们希望在既往制备pNS1/2表达质粒基础上,进一步研究NS蛋白在RSV感染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期望对其在RSV感染小鼠呼吸道上皮病理变化、细胞因子信号激活、对宿主抗病毒免疫效应的抑制及对宿主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有所斩获,从而对RSV疫苗的研制和临床治疗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本研究实验证实,RSV NS蛋白对小鼠具有明显的致病效应,且该效应是通过对其内源性干扰素的抑制来发挥拮抗宿主抗病毒免疫效应以及与免疫抑制性CD4+CD25+Foxp3+Treg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抑制RSV NS蛋白可减轻RSV感染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NS蛋白可以作为防治RSV感染的潜在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RSV感染重塑气道神经网络致气道高反应性的研究
Club细胞蛋白10(CC10)抑制cPLA2保护RSV感染所致气道炎症与AHR的作用机制研究
IFN-γ非依赖途径在RSV感染后气道慢性炎症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IFN-γ依赖/非依赖途径在RSV感染后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