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我们在中国开展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监研究及其所建立的观测网络为基础,以国际降水稳定同位素计划(GNIP)和国际河流稳定同位素计划(GNIR)为国际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河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研究(China Network of Isotopes in River and Precipitation,简称CNIRP)。项目通过在中国4种不同类型大河流域(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开展河水与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揭示大河流域河水中稳定同位素时空变化过程;综合集成中国降水同位素计划数据、GNIP数据和本项目(CNIRP)实测数据,揭示流域内大空间尺度河水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关系;建立流域水循环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进而评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河水、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库,并提供给国内外相关的数据库共享。
项目完成情况:.将原来分散于高原上的各降水采样点整合成观测网;在中国境内几条大江大河流域,首次建立了中国河水与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系统、并进行了模拟研究;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设立了若干个河水、降水采样点,将河水、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网络扩展成为一个国际网络;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分为三大数据集:稳定同位素数据集、气象资料数据集、水文资料数据集;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其中,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Climat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出版的论文共4篇。.取得的成果概述:.提出了判断季风爆发时间的稳定氧同位素标准,利用该标准揭示了孟加拉湾季风的爆发早于南中国海季风爆发的事实;提出了降水量和温度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共同影响作用,揭示了温度和雨量效应在两地共存的现象;模拟了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证实了稳定同位素大气环流模型(LMDZiso)在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中的有效性,并提出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在较长时间尺度上仍然可以作为温度指标;综合分析了中国不同流域中河水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在区域尺度上,各个流域的河水δ18O和δD都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大,这反映了季风降水和西风降水不同过程对河流的重要影响;黄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河水水线斜率明显低于其它河流且截距远小于其它河流,同时黄河下游和松花江流域河水的稳定同位素都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大量农业和工业用水过程中的高蒸发导致的,因此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季风在中国内陆的推进范围:降水稳定同位素证据
东亚季风系统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研究
中国气温降水综合极端事件的观测分析与模拟评估
中国东南沿海极端降水灾害时空变异的天河水汽输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