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了中国林木根朽病的病原菌为A.ostoya,澄清了我国几十年来一直将根朽病的病原菌称为A.mellea的错误。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发现了中国和欧洲的蜜环菌以无性繁殖的大遗传体形式传播扩展。对9个中国蜜环菌种及其相关种进行了PCR-RFLP分析,共发现了36个IGF-RFLP图谱类型,其中10个是国际上新报道的,为全球蜜环菌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对北半球23种180个蜜环菌菌株进行了RAMS分析。通过RAMS分子系统学结果和大量遗传交配的统计结果,探讨了奥氏蜜环菌在中国、欧洲、北美3个大陆的地理遗传多样性;初步揭示了高卢蜜环菌在北半球的进化规律。交配和分子系统学证据证实,蜜环菌狭义种(A.mellea)也存在着不同的分类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高卢蜜环菌群体遗传和地理起源路线研究
蜜环菌地理起源与进化途径的研究
蚧虫内共生菌Flavobacteria多样性及其与寄主的进化关系
我国驯养酵母菌资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