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熔渣余热高效重整富含甲烷气体制氢应用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41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张军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宏欣,徐红艳,张国才,徐哲,巴国庆
关键词:
富含甲烷的可再生资源制氢转炉熔渣余热催化
结项摘要

高温钢铁冶金熔渣热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影响渣的利用为根本前提,由于渣、热利用难两全,传统的渣处理方法基本没有考虑热资源的利用。本项目提出以富含甲烷的可再生资源为原料,以转炉熔渣为热载体制氢新方法,将甲烷重整制氢和水蒸气与渣反应制氢相结合,对转炉熔渣余热进行高效梯级利用。项目采用多相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旋转滚筒模型中渣的粒化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规律,建立渣的粒化和热传递耦合控制模型;强化富含甲烷可再生资源催化制氢反应质量传递过程,优化熔渣余热高效转化为化学能反应工艺参数,获得催化重整过程中热量传递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以期实现高温冶金熔渣余热重整富含甲烷的可再生资源制氢过程的系统工艺参数控制和优化,将为过程工业高温渣余热利用及富含甲烷的可再生资源制氢反应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富含甲烷可再生资源的重整制氢反应热力学过程,对水蒸汽和二氧化碳重整甲烷气体和钢铁熔渣与水蒸汽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计算,发现炉渣与水蒸气的反应和甲烷重整的两个反应对炉渣热利用的温度段符合余热梯级利用原理,有望实现转炉熔渣余热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氢的产量。项目进一步研究了气体反应物初始组成对原料转化率及产品气相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量的CO2可以显著提高甲烷平衡转化率,同时被转炉渣固定的CO2量也有所增加。二氧化碳气体被渣中氧化钙吸收,可以降低钢渣的碱度,方便钢渣在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初始组成中水蒸气的增加会产生两个重整反应的竞争,使二氧化碳转化率降低,但氢气生成的总量略有增长。.项目进一步研究了熔渣-气体热交换器设计和优化,研究了不同热交换器模型并对其进行多相流场模拟。首先设计了一段接触式热交换器,模拟结果显示此种热交换器在低流速条件下拥有良好的热交换稳定性和变化率稳定的出口温度,但导致热交换过程效率低下,热交换速率过慢,应该在此基础上提高适当入口气体流速,以达到高效进行两相流热交换的目的。进一步设计了两段式热交换器,发现通过提高进气速率,熔体冷却速率加快,冷凝颗粒的晶化程度符合要求。.在气体重整变换方面,重点研究了CO变换制氢过程,制备出适于CO变换制氢的低能耗双功能催化剂,以CeO2为载体,以Cu为活性组分制备系列Cu/CeO2催化剂,表征评价确定出Cu的最佳含量,并研究焙烧温度(400-700°C)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含量和煅烧温度都可以通过影响比表面积、铜分布和氧空位等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在最佳铜含量下添加锆,制备系列Cu/CeO2-ZrO2催化剂,探究最佳铈锆比并研究锆添加之后铜含量的变化,锆的添加可以有效调控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等,从而调控催化剂活性。在最佳metal/support组成下添加稀土元素(La,Y),过渡金属(Fe, Ni,Co),探讨了助剂种类及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步共沉淀法、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尿素均匀共沉淀法、水热法等)对重整气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因其具有颗粒尺寸小、铜掺杂率高、还原性好和活性氧浓度高等特征,通常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DOI:10.3969/j.issn.1005-2542.2020.02.009
发表时间:2020
2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8.07.019
发表时间:2018
3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4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DOI:10.7536/pc210608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张军玲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044402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王书桓
学科分类:E041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高炉熔渣余热驱动复杂多相煤气化反应的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170407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段文军
学科分类:E041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钒渣亚熔盐法钒铬高效提取分离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127417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郑诗礼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基础研究

批准号:1147504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阎昌琪
学科分类:A2803
资助金额:9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