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首位。腹膜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当前的抗腹膜转移治疗尚不能获得满意效果。我们在前期研究已找到了肝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表达上调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的直接证据,并发现某些microRNA 表达水平在胃癌腹膜转移灶与癌旁粘膜中存在显著差异,而它恰是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可能调控PRL-3基因表达的分子。本项目在明确PRL-3基因表达上调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机制性研究,拟筛选鉴定出可能靶向作用于PRL-3基因的内源性microRNA分子,试图证明某些特异性的microRNA表达变化可能是胃癌细胞上调PRL-3基因表达的新分子机制,期望找出microRNA分子异常表达的可能机制,并通过体外侵袭模型和动物实验,观察microRNA分子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和腹膜种植转移能力的影响,探索应用microRNA分子抗胃癌腹膜转移的可能性。
胃癌是我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首位。肿瘤的腹膜转移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当前的抗胃癌腹膜转移治疗尚不能获得满意效果。在本项目开展前我们发现,肝再生性磷酸酶-3(PRL-3)基因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近来来,小分子RNA(microRNA)通过调控某些基因表达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也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项目对PRL-3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了9条可能调控PRL-3基因表达的microRNA分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MKN45、MKN28、BGC823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HFE-145中检测这9条miRNA分子表达情况,得出两条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最明显的microRNA分子(miRNA-551a、miRNA-495),并运用质粒转染、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生化实验技术,通过细胞体外实验证实了高表达miRNA-551a、miRNA-495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细胞PRL-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在裸鼠体内实验中发现,高表达miRNA-551a、miRNA-495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腹膜转移,延长裸鼠生存期。因此我们提出,在胃癌中,miR-495、miR-551a这两条microRNA分子靶向调控PRL-3基因的表达,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这丰富了microRNAs及PRL-3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并为今后运用microRNA分子治疗进展期胃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Engineering Leaf-Like UiO-66-SO_3H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调控肝素酶基因表达的microRNA分子鉴定及其抗胃癌转移研究
胃癌转移相关MicroRNA的鉴定及其对RECK、MMPs基因表达的影响
再生基因IV(RegIV)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胃癌腹膜转移中PRL-3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