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对抗条件下的持久可访问性问题是随着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不断升级而产生的新问题。本项目主要面向Internet环境下的持久可访问性问题,针对Internet通信抗干扰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大规模对抗下的Internet通信抗干扰模型与评估方法,提出抗攻击资源发布策略和攻击容忍机制,形成实用安全的抗干扰通信方法。相关理论和技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网络空间大规模对抗条件下信息系统正常服务保障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面对大规模对抗条件下的持久可访问性问题开展研究,以Tor和I2P两类重要匿名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模型与评估方法以及抗干扰关键技术方面两个层面开展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1)在模型与评估方法层面,针对对抗条件下的可访问性问题提出过程模型,并围绕其中最关键的资源发布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对抗场景感知下的资源发布调整策略、基于用户信任管理的自适应资源发布、基于资源状态的内部威胁用户追踪、资源测量与恶意资源发现等方法(2)在抗干扰关键技术层面,提出了基于不可信第三方的隐蔽通信、容忍攻击的主动服务动态切换等方法。截止2014年12月31日,项目组已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21篇(其中EI检索论文18篇),申请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通过本项目的培养,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已毕业2名),硕士研究生7名(已毕业4名)。共有3人次参加2次国际著名学术会议,其中项目负责人时金桥在ATIS2014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宣读了本项目在持久可访问性模型和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时金桥和研究骨干王啸博士参加ICC2013大会,并做分会报告,宣读了本项目在资源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课题组按照项目任务书完成了所计划的研究任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面向隐私保护的云数据访问模型与方法研究
面向开放式网络的动态博弈访问控制模型与方法
云通信中密文访问控制的可撤销技术
面向Internet的统一代理模型、方法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