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秉华研究员创制的独具矮秆性状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其显性核不育基因Ms2和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小麦4D染色体短臂(4DS)上紧密连锁,交换率仅为0.18%。本项目拟利用细胞流质仪分离纯化矮败小麦的4DS染色体端体,构建其端体BIBAC文库,该文库的突出优点一是克隆数少,易操作,二是保留了基因本身的转录和编码区,且可以直接用于遗传转化。由于Ms2和Rht10均为显性基因,转基因第一代就会有目的表型。首先利用Rht-D1b为探针筛选BIBAC文库,阳性克隆进行拟南芥转化和序列测定;再利用阳性克隆的末端序列设计探针,进行第二轮筛选、拟南芥转化和序列测定,直至获得含有目标基因的阳性BIBAC克隆,进而克隆矮败小麦的矮秆基因Rht10和核不育基因Ms2,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遗传、生理和生化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大麦新矮源华矮11的矮秆形成机理及矮秆基因的克隆研究
魔芋基因组BIBAC文库的构建与转基因体系研究
小麦染色体片段基因文库构建
一份矮败玉米突变体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