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征转动是原子核的一种新的转动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原子核结构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最近的实验数据显示,最早被指认具有手征转动的134Pr核的两条伴带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跃迁性质,给原子核的手征转动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项目将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96Zr(11B,3n)104Rh和124Sn(11B,5n)130Cs来布居目标核104Rh和130Cs的高自旋态。利用在束伽玛谱学方法,对反应中的退激伽玛射线进行符合测量和级联关系分析,建立它们的能级纲图,提取它们的手征二重带的B(M1)/B(E2)比值。用多普勒位移衰减法分析提取104Rh和130Cs两个核的手征二重带的能级寿命及B(E2)值;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与邻近核进行系统学比较,深入了解手征转动的物理机制以及手征对称性的变化规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相对论密度泛函对原子核手征对称性的微观研究
原子核手征性与多重手征性的理论研究
原子核摇摆运动和手征带的壳模型描述
原子核手征带的唯象和微观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