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SSR技术探讨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无性扩散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60068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朴顺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炳煜,张立全,高凤月,王大川,包萨如拉
关键词:
综合活力指数生境异质性无性繁殖油蒿群落
结项摘要

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对种群多样性及种群动态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运用分子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某种沙蒿的无性扩散模式的并不常见,尤其是在不同生境下其扩散方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并没有报道。本项目拟在前人科尔沁、毛乌素等沙地植物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将以油蒿种群无性繁殖过程形成的种群扩散模式为研究重点,以DNA分子标记技术(ISSR)为依托,比较分析毛乌素沙地上不同生境中油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结合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及基株(genet)和构件(module,即无性繁殖株)的空间分布探讨油蒿种群的扩展模式;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以油蒿克隆种群单元,测定植物综合活力指数及光合蒸腾与土壤水因子日进程、季节性动态的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中种群繁殖的特点,深入阐述随着流动基质固定程度的增加和蒿属植物种群的综合活力指数下降的机理。为植物克隆种群扩散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项目摘要

1.摘要.1.1 本研究以油蒿种群无性繁殖过程形成的种群扩散途径为研究重点,以DNA分子标记技术(ISSR)为依托,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特征、不同类型沙地油蒿叶绿素含量及其荧光参数、光合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试图阐述油蒿种群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1.1 油蒿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1)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油蒿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说明油蒿种群基因组ISSR具有较高的多样性。(2)在遗传距离为6.0处可将184个样株大致分为3类,涵盖了135个样株,占采样总量的73.34%。结合样地定位记录,聚类结果与样株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分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3)流动沙地油蒿与固定、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小,分别为0.7929和0.6848,半固定与固定沙地油蒿种群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交流,为6.2930。且半固定与固定沙地间的遗传一致度较高,为93.7%;流动沙地种群Shannon 指数低。.1.1.2.油蒿叶绿素含量及其荧光参数比较.(1)三种样地中油蒿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固定沙地(0.752mg/g )>流动沙地(0.732mg/g)>半固定沙地(0.620mg/g),叶绿素b的含量表现为固定沙地(0.296mg/g )>流动沙地(0.250mg/g)>半固定沙地(0.246mg/g),叶绿素a/b值表现为流动沙地(2.922)>半固定沙地(2.539)>固定沙地(2.525)。(2)流动沙地上油蒿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 、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Qp)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值显著高于固定沙地的,而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下最小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值却显著低于固定沙地。.1.1.3油蒿光合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油蒿光合速率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在流动沙地上是PAR和Ca,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是RH,对光合特性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因子均是PAR。(2)流动沙地的油蒿具有较强的抵抗严重干旱的能力,半固定沙地的油蒿抵抗严重干旱能力最弱,而固定沙地的油蒿通过拥有较高WUE维持生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7071429
发表时间:2021

朴顺姬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260022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9100027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空间自组织格局及其生态水文响应机制

批准号:4127103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晓晖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叶经济谱随固沙阶段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批准号:3190136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田赟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毛乌素沙地油蒿灌丛演替土壤固碳能力及有机碳积累机制

批准号:4130110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金钊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内蒙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化学生态学的研究

批准号:39370128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孔令韶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