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淮下游现代河湖相沉积体系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相带和地貌部位,系统采集表层样品,测试包括粘土矿物类型(伊利石、高岭石和蒙托石等)与含量、自然伽玛总量、放射性元素(238U、232Th和40K)含量、粒度、重矿物和有机碳含量等,探讨沉积过程中粘土矿物以及放射性元素的分异规律。通过对不同相带、不同沉积类型的自然伽玛值及其组合规律的特征分析,建立深钻孔高能和低能沉积环境中陆相湖泊沉积盆地自然伽玛指标反演古气候的模型,不仅可以为我国东部沉积盆地复杂沉积条件下自然伽玛测井资料古气候信息的提取、解译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方法,而且可以取得长时间段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明细过程,深化对新生代环境变化过程与机制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干旱区内陆盆地应用自然伽玛测井反演古气候的研究
自然伽玛射线方法检测顶煤放落程度的研究
全伽玛径迹追踪和瞬发伽玛射线多举测量新技术研究
太阳伽玛射线和X射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