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的内源式给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6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刘龙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金一,夏晓萍,余敬谋,解春英
关键词:
更年期内源式给药雌激素免疫隔离微囊化
结项摘要

传统的给药方法将"药"从体外以各种方式输入体内。本项目将正常的卵巢"细胞"做免疫隔离处理后植入体内,使其长期成活并源源不断地分泌出雌激素达到内源式给药。将针对卵巢细胞微囊化免疫隔离方法构建问题,以大鼠为动物模型,借助于高压静电微囊化系统、原子力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手段,研究微囊化膜材、微囊膜的筛孔尺寸和它对不同分子量物质的选择性筛分作用,卵巢细胞微囊化以后的体外和体内成活以及分泌雌激素的规律,制备出粒度均匀、包膜筛孔大小可控的卵巢细胞微囊,考查冷冻保存对微囊化细胞存活及分泌雌激素的影响,开拓雌激素的内源式给药方法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及育令期卵巢早衰症的新疗法。本项目提出并通过实验验证的雌激素内源式给药方法在药物缓控释领域有重要学术意义。所针对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具有普遍性,有很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将为雌激素,以及其它内分泌激素水平低下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其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多种更年期症状。长期使用传统的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会产生诸多副作用。本项目将正常的卵巢细胞微囊化后植入体内,使其持续分泌雌激素,实现内源式给药。.将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ACA)微囊作为细胞免疫隔离装置,使用静电液滴生成技术制备ACA微囊,并检测了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蛋白质对微囊的透过性。选用非洲爪蟾和大鼠作为细胞微囊化和移植研究的动物模型。将非洲爪蟾卵巢细胞以及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C)和膜细胞(TC)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对其种类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将卵巢细胞ACA微囊化后,检测了细胞体外培养环境下的生理活性和雌激素分泌水平。考察了大鼠卵泡GC和TC的混合比例对雌二醇和黄体酮分泌的影响。使用微囊化卵巢细胞对去势爪蟾和大鼠进行同种异体移植,并检测了2个月内动物血清雌二醇和黄体酮水平。为了提高微囊化后的细胞生理活性,采用葡聚糖微载体培养法对大鼠卵巢GC进行培养,并与TC共微囊化,检测了微囊化后细胞的体外生理活性,进而,植入去势大鼠体内,检测了2个月内血清黄体酮和雌二醇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CA微囊能够有效抑制免疫球蛋白IgG的渗透,允许胰蛋白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等小分子蛋白质透过。微囊化的非洲爪蟾和大鼠卵巢细胞在体外能够存活并保持雌激素分泌能力。.微囊化的非洲爪蟾卵巢细胞能够在移植后保持雌激素分泌活性,2个月内移植受体爪蟾的血清雌二醇和黄体酮水平显著提高。回收后的细胞微囊大部分保持完整且表面光滑,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证明了非洲爪蟾适合用于微囊化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大鼠卵巢GC和TC共微囊化后,其雌二醇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单独包囊的GC,且两种细胞混合的比例能够影响分泌能力,在细胞比例为1:2时细胞雌二醇分泌能力最强。移植入去势大鼠腹腔后,混合微囊化的GC和TC在两个月内维持雌二醇和黄体酮的血清水平,其激素分泌能力显著高于单独微囊化的GC,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内源式雌激素给药的可行性。.共微囊化GC-微载体/TC能够显著提升细胞在囊内的生理活性水平,支持细胞在囊内的生长。体内移植后,微囊化细胞能够在两个月内维持正常雌二醇和黄体酮水平,回收后细胞活性良好。.本项目通过卵巢细胞微囊化并植入动物体内,构建了雌激素的内源式给药方法。该方法也有潜力推广于其它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2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刘龙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雌激素解救内分泌治疗耐药乳腺癌给药时机的研究

批准号:81071889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清媛
学科分类:H182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发夹式"可活化细胞穿透肽介导肿瘤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批准号:3077266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齐宪荣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注射式原位埋植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药物传递过程的控制

批准号:2057605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丁富新
学科分类:B08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鼻腔控释给药体系的研究

批准号:39770883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蒋新国
学科分类:H340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