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妆品、涂料、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广泛使用,这种纳米材料越来越多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其潜在的生态毒理效应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项目拟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电感偶合等离子质谱(ICP-MS)、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及多种显微成像技术(TEM等)来确定纳米二氧化钛在斑马鱼主要器官中(腮、脑、肝、肾、心、肠、性腺等)的分布、富集规律;利用斑马鱼独特的胚胎发育技术和生命周期实验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斑马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遗传毒理效应;采用组织学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来研究这些纳米粒子对斑马鱼可能产生的毒理效应(包括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乙酰胆碱酯酶等)。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评价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生生态环境风险提供实验依据,为制定该纳米材料的安全使用标准、法规和政策提供科学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用斑马鱼及其胚胎研究纳米银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利用斑马鱼胚胎及其胚胎细胞研究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及其机制
纳米二氧化钛对微型生物群落的水生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钯的胚胎毒性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