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对流触发影响的观测和数值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50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余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林,赵果,康悦,陈星,李江林,解晋,葛骏
关键词:
对流启动数值模拟陆气相互作用大气边界层过程
结项摘要

Losses Plateau in East Gansu is an area with frequent convective storms. A synthetic observation including land surface processes,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convective activities is the key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triggering mechanisms of these storm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mesoscale models for severe weather forecasting. Th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land surface and boundary layer processes in triggering convections in this area have largely delayed our prediction skills in short, disaster weathers. This project considers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 boundary layer development and convection initiation as a whole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nvection preferential areas and its relation to surface conditions;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urface radiation and energy budget on boundary layer development and convection initiation with focus on the role of entrainment on top of boundary layer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environment for convection initiation; discuss the effect of soil moisture statu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boundary layer development and convection initiation. Results from the project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role of land surface and boundary layer processes in the formation of severe weather and offer a wa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eather forecasting models.

陇东黄土高原是西北强对流天气多发地之一,对该地区陆-气能量水分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对流天气进行综合观测,是深入认识该地区对流触发机制的前提,对改进中尺度数值模式对灾害天气预报能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对该地区陆面能量水分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在对流触发中角色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制约了短时、突发性灾害天气监测预测技术的提高。本项目将陆面过程、大气边界层过程和对流触发作为整体,在分析对流活动时空变化及其与地表温度、土壤湿度等关系基础上,分析土壤湿度对地表能量通量、边界层发展和对流参数的影响,探讨边界层顶部夹卷在建立对流前期大气环境场中的角色;通过数值模拟,探讨土壤干湿状况和空间分布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对流触发的影响,加深该地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在短期灾害性天气中作用和角色的认识。本项目的实施对探寻改进天气气候模式在研究区模拟能力的途径,提高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陇东黄土高原是西北强对流天气多发地之一,对该地区陆-气能量水分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对流天气进行综合观测,是深入认识该地区对流触发机制的前提,对改进中尺度数值模式对灾害天气的预报能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对该地区陆面能量水分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在对流触发中角色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制约了短时、突发性灾害天气监测预测技术的提高。本项目将陆面过程、大气边界层过程和对流触发作为整体,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遥感、大气边界层和陆面过程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模拟,获得了研究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高度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影响边界层高度的因子,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分析研究区土壤湿度对地表能量通量和大气边界层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对流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和土壤湿度空间变化关系;探讨了中小尺度对流触发对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的可能响应过程。研究发现相对湿度、地面气温、土壤湿度以及感热通量都会影响对流边界层的发展,其中感热通量是边界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土壤湿度通过影响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感热通量间接影响边界层的发展;研究还得到了整个黄土高原正午大气边界高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多年变化趋势,发现黄土高原夏季正午大气边界层高度在2003-2016年间有下降趋势,且主要出现在6月,且在黄土高原南部的甘肃、陕西一带最显著;研究还发现六盘山东麓丘陵平原是对流形成和增强的有利地区,地形对对流的演变有直接的影响,而土壤湿度对对流发生的时间和位置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填补了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区复杂地形区利用长期天气雷达反射率数据揭示对流活动特征研究的空白,加深了研究区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在短期灾害性天气中作用和角色的认识。本项目研究结果对验证和改进中尺度天气模式对研究区对流活动发生时间、地点和落区的模拟能力,以及提高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余晔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尺度对流系统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

批准号:48970239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许小金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气浅对流的数值及观测研究

批准号:40205010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雷霆
学科分类:D05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综合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城市化对雷暴对流结构和闪电活动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87500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冬霞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陇东黄土高原刺槐林林分结构对侵蚀控制及生态耗水影响研究

批准号:414611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邸利
学科分类:D011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