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对广西特产药用罗汉果根抗癌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在药理试验的指导下,对具有活性的有效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成分分离,从中分得了17种单体化合物。经光谱分析辅以化学方法,鉴定(或测定)了12种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它们是葫芦烷三萜酸-罗汉酸甲、乙、丙、丁、戊和罗汉果酸乙双葡萄糖酯甙等,其中罗汉果酸丙、丁、戊及罗汉果酸乙双葡萄糖酯甙是化学结构新颖的失甲基葫芦烷三萜衍生物。对8种单体成分进行了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罗汉果酸乙双葡萄糖酯(14-1)对肝癌(Bel)和结肠癌(HCT)有一定的活性.本项目对罗汉果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上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废物的罗汉果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壮药黄根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广西特产植物罗汉果的化学基础研究
南蛇藤属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香科科属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的化学研究
从藏药材植物中靶向分离抗癌活性新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