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实的品质性状是品种选育时主要的考虑因素,发掘其相关标记对育种的早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生林木沙棘的QTL图谱尚未构建,其果实的重要品质性状(Vc、VE、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等)的分子标记研究较少,限制了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深入发展。本研究拟在前期已完成沙棘抗干缩病相关的SRAP标记的基础上,用SAM法和磁珠富集法开发SSR引物,将代表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分(Vc、α-VE、β-胡萝卜素、亚油酸、α-亚麻酸等)定量分析后与种质gDNA的ISSR、SRAP、SSR标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的DNA标记,并进行序列分析和Blast比对诊断其功能。本研究将为沙棘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和评价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种质资源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沙棘品质性状的连锁基因的发掘及利用MAS方法培育沙棘优良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本研究选取来自不同遗传背景(ssp. mongolica; ssp. sinensis; cross cultivar)的34个沙棘优良品种作为材料,分析了其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Vc含量以及果肉油和种子油中脂肪酸、VE和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Vc含量和果实的大小呈反比,果实最小的中国沙棘亚种(ssp. sinensis)Vc含量最高(11.57 g/L, p < 0.001),野生中国沙棘品种(ssp. sinensis)Vc含量高达14.31 g/L 果汁;杂交品种(M×S)籽油和果肉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芬兰、芳香、新杂雌26号的籽油,男人、丘伊斯克和新杂雌12号的果肉油在脂肪酸开发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ssp. mongolica品种的种子 (135.66 μg/g DW )和果肉中 (465.89 μg/g DW)(以干重计)VE含量比其他品种高( p < 0.05),新俄-2、无刺丰、芳香等的VE含量高;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和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和果实的颜色有很大的相关性,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是主要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在对所有沙棘种质的叶片提取DNA后,筛选出13个ISSR引物、11对SRAP引物和15对AFLP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分析,明确了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的DNA标记17个,其中AFLP标记9个,ISSR标记5个,SRAP标记3个。本研究为沙棘育种的早期选择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MAS方法培育沙棘优良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地膜覆盖与施肥对秸秆碳氮在土壤中固存的影响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应用SSR分子标记解析水蜜桃果实风味性状的遗传控制
胡麻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及果实品质评价研究
沙棘与猕猴桃果实成熟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