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基于性状的植被重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06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8.00
负责人:张志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选瑞,许中旗,徐学华,蒋凤玲,王冬至,张树梓,张曼,孙海静,崔丽红
关键词:
响应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潜在植被功能性状
结项摘要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natural factor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uch as intensified logging of trees and over exploit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have caused fragmentation in the wetland landscapes. Habitat fragmentation per se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central driver of biodiversity loss. Yet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sponses of biodiversity to wetland fragmentation at multiple spatio-temporal scales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reconstructing fragmented wetland vegetation still remain poorly characterized. In this project, plant survey based on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design will be performed in the Saihanb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habitat conditions, species compositions,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spectral features of plant communities will be recorded during the surve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ies in conjunction with predictive models will b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spatio-temporal changes will be assessed. The threshold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will be determined. We will examine variations and correlations of functional traits or functional diversity at multiple spatio-temporal scales and account for their scale dependence. By analyzing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iltering (or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biodiversity using direct or indirect trait-based approaches, the key functional traits and functional groups susceptible to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will be disclosed and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of biodiversity to wetl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t multiple scales will be reveal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jor functional traits will be predicted and poten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will be reconstructed using trait-based habitat distribution model. This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s driving biodiversity patterns at multiple scales and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wis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ational restoration of function in a fragmented wetland landscape.

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原因造成了湿地景观破碎化,破碎化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基于多尺度生物多样性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响应机制及有效的湿地植被重构途径尚未明确。本项目以破碎化湿地植被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并测定其生境、物种组成、植物功能性状和植物群落光谱特征,采用统计、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了解景观破碎化的总体特征,确定景观破碎化阈值和内在驱动机制;分析不同时空尺度功能性状及功能多样性变异格局和相关性,研究主要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标的尺度依赖性;利用直接和间接功能性状途径探讨生物多样性随景观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辨识受湿地景观破碎化反应敏感的关键功能性状及性状组合,阐明多尺度生物多样性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响应机制;揭示主要功能性状的适宜分布格局,重构基于功能性状的潜在植被分布。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有效保护、合理恢复与可持续经营受损湿地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了植被景观破碎化,破碎化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有关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了解不同尺度生物多样性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响应机制有助于阐明破碎化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本项目以河北省塞罕坝破碎化植被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并测定环境因子、物种组成、功能性状等,研究景观破碎化的总体特征,分析不同尺度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变异格局,研究主要功能性状和物种多样性指标的尺度依赖性,并预测主要功能群和功能性状的适宜分布格局。通过4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以下重要结果:(1)1989—2013年间,研究区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灌木林的迅速减少和人工林的持续增加,草地和天然次生林变化不明显;社会活动主导了研究区的植被景观动态,而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2)在时间尺度上面积斑块分形指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以及聚集度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空间尺度下,斑块类型指数具有尺度依赖性,而其他的景观指数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敏感性较低。(3)在研究区C3植物适宜分布较广,适宜分布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而C4植物分布相对分散,适宜生长在高温及干燥的环境中。景观指数如斑块面积和毗邻斑块植被构成也限制了C3、C4草本植物的分布。(4)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对景观破碎化的响应机制存在斑块尺度与样方尺度的差异。在斑块尺度主要受景观结构因子的影响; 在样方尺度主要受斑块类型与土壤因子的共同作用。(5)研究区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相互独立,物种多样性可能主要是由资源可利用程度决定,而功能多样性可能是生态位分化即环境筛选和物种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6)主要植物功能性状对景观破碎化的响应,因空间尺度和组织水平而异,反映了植物的适应机制和尺度依赖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受损植被景观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天然资源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张志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274087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871054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4007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3100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4.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160517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371015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171070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471022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001452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5.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67413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83100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56003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9474052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331030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1137408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对景观破碎化的响应

批准号:30470314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邢福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景观破碎化及其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39770150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马克明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1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源-汇”景观动态探究生境破碎化对大熊猫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3167231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叶新平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千岛湖库区景观破碎化对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3057032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卢剑波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