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的相位对比技术进行肿瘤新生血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07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4.00
负责人:彭卫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汐,丁建辉,吴斌,张盛箭,李瑞敏,刘晓航
关键词:
同步辐射肿瘤新生血管相位衬度技术小鼠
结项摘要

肿瘤的生成、浸润以及转移都必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了解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状态对于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方法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现有的成像手段无法满意的分辨小于1mm 的血管,只能通过间接手段研究实体瘤肿瘤新生血管状态。相位衬度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与以往的吸收对比成像不同,该技术是利用不同组织折射系数的差异进行成像,对于由碳、氢、氧和氮等物质构成的软组织的分辨率要比传统的吸收成像高1000倍左右,可以清晰地显示直径30微米左右的血管,在微血管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本课题实施有望建立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无创,准确和客观地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手段。

项目摘要

肿瘤的生成、浸润及转移都必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了解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状态对于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方法在活体或大体标本上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现有的成像手段无法满意的分辨直径小于1mm的血管,只能通过间接手段研究实体瘤新生血管状态。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与以往的吸收成像不同,该技术是利用不同组织折射系数的差异进行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直径30微米左右的血管,在微血管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基于此,本课题在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以期了解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变化以及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改变,通过与病理对照研究,我们认为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能客观、准确、有效地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变化,将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抗肿瘤治疗疗效评估的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成像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5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医学成像技术的肿瘤新生血管成像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27244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彭卫军
学科分类:H181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应用光栅相位衬度成像技术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疗效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8137155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彭卫军
学科分类:H270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相位衬度与荧光成像技术对早期肿瘤及新生血管形态学研究

批准号:1070502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刘苹
学科分类:A30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实验技术讲习班

批准号:1115500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徐洪杰
学科分类:A3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