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反相畴的3D紫外LED界面调控及发光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7041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郭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明墩,王唯,刘培培,Moheb Sheikhi
关键词:
IIIV族半导体光电性能紫外发光二极管极性调控辐射复合
结项摘要

Nanostructure-array used in light extraction enhancement of UV-LEDs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s due to its large aspect ratio. Traditional nanostructure array UV-LEDs fabricated by plasma etching suffers from high density surface trap centers as a result of plasma damage, leading to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of carrier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UV-LEDs with inversion domain boundaries (IDB) will be fabricated based on polarity control of III-nitride materials, followed by wet chemical etching to achieve 3D nanostructures with low surface defects. We will first explo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 of IDBs within sub-micrometer scale; Secondl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DB on the carrier transport and recombination inside UV-LEDs; Furthermore, we will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3D structure defect states on LED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efficiency and comparing our 3D UV-LEDs with traditional plasma etched nanostructure UV-LEDs. The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of this project is important in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strong experimental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xt generation high efficiency UV-LEDs.

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纳米阵列结构有助于提升紫外LED的光子提取效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等离子体刻蚀方法得到的纳米阵列紫外LED容易因为等离子轰击而产生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引起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加剧而降低出光效率。针对这一不足,本项目拟在图形化AlN缓冲层上外延生长含有反相畴的氮化物薄膜,同时可控湿法刻蚀制备出具有低界面态密度的3D纳米阵列结构的紫外LED。本项目将分析亚微米尺度下反相畴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探索反相畴对器件内部载流子传输与复合的作用原理,对比湿法刻蚀和等离子体刻蚀制备的3D纳米阵列的发光性能,深入理解缺陷态密度对于紫外LED辐射复合效率的影响机制。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望为下一代紫外LED的效率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验支撑。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传统纳米阵列紫外LED因等离子体刻蚀影响导致界面态密度增大,器件发光效率较低的领域瓶颈问题,基于氮化物的极性调控技术,提出了一种低界面态密度的3D纳米阵列结构的紫外LED,深入阐明了具有反相畴的紫外LED在发光特性、材料界面质量影响因素,并探索反相畴对器件内部载流子传输与复合的作用原理,深入理解了缺陷态密度对于紫外LED辐射复合效率的影响机制。项目取得了以下成果:1)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对AlN低温结晶层进行图形化制备,并基于MOCVD外延生长,制备了同时含有金属极性和氮极性的横向极性结构发光层,证明了氮极性畴内部由于量子势阱和势垒厚度的不均匀性,导致载流子辐射复合效率和发光强度;2)进一步探讨了含有3D反相畴的量子阱的载流子动力学特性。通过时间分辨发光光谱,证明了含有3D反相畴量子阱内部存在载流子局域化现象,并实现了含有反相畴的紫外LED内量子效率58%,超过传统LED结构;3)基于湿法刻蚀暴露出纳米级别的反相畴,得到了倾斜角数据,并证明了其与穿透位错之间的关系;4)制备了金属极性和氮极性纳米柱结构紫外LED,并采用不同表面钝化处理方式,显著降低了LED的表面态密度,提升了器件稳定性,并阐明了金属极性和氮极性纳米柱在表面处理方式下不同反应的原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加深了对于紫外LED发光机理的理解,特别是纳米结构紫外LED面临的主要科学挑战。在领域内首次提出了含有反相畴的3D紫外LED这一概念,并实验证明了不同极性畴对于发光的贡献情况,最终有望于为未来高效率紫外LED的开发提供新的路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郭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17213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0201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261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233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7707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347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7207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0415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7212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110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7212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0185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可见光LED激发UVC紫外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批准号:1147408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艳民
学科分类:A2207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钛铝合金LPSO相中的反相畴界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批准号:5156100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唐平英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具有纳米球3D结构型微纳倾斜侧壁的深紫外LED的研究

批准号:6160405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勇辉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提高AlGaN基紫外LED发光效率研究

批准号:612040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孙莉莉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