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针对设施栽培根部病害多发这一特点,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传统的间套作制度开展了生态法防治的基础研究。结果发现,葱蒜类植物根系分泌的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作番茄前作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蕃茄青枯病病菌数从而抑制了青枯病的发生。而间套作时间抑制了病菌的移动而抑制了青枯病的发生。证实了利用具有释放抗菌物质的树皮纤维作为无土载培基质和土壤改良剂从而抑制了番茄根腐病和枯萎病的可行性,也研究了臭氧的杀菌作用,发表在SCI的论文5篇,另有2篇SCI论文已接受,在美国出版共著一部获教育部科技进部三等奖一项,省优秀论文一等奖一篇,论文被国外同行引用10余次,出色地完成了计划内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牡蛎夏季病害发生及生态免疫防治机理研究
魔芋病害生态防治技术的基础研究
无公害寡糖防治西瓜主要病害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
荧光假单胞菌防治作物土传病害作用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