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杂原子的PAH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性能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20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金武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贤英,张灯青,梁东健,胡宇苗,谢大海,吴敏,胡杰娜,杨蕾,尚智慧
关键词:
超结构杂原子多环芳烃(PAH)可控自组装
结项摘要

骨架上含有多个杂原子的PAH(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分子由于在电子接受能力、稳定性、迁移率等方面比全碳PAH分子有着更好的性质,因此在OFET、OTFT、OLED、液晶、能量存储等材料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但是含杂原子的PAH衍生物,由于种类少、合成困难等原因,对它们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本项目提出从含氮原子的嘧啶、菲咯啉环和含硫原子的噻吩环出发,利用分步合成方法,拟设计合成新型杂PAH衍生物。探索和建立合理的分子设计和合成路线,获得溶解性好、稳定性高的分子;考察分子在极性、能级、电子亲和力等性质上的变化的同时,利用Gemini和Disco型分子容易发生自组装的特点,探索开发新型程序化自组装体系,完善自组装方法和理论,明确PAH分子结构与自组装超结构之间的内在规律。为此类分子的合成、自组装及物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多环芳烃化合物(PAH)由于在OFET、OTFT、OLED、液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目前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已经由全碳化合物逐渐转移到含杂原子的PAH衍生物上,从有机合成、材料、超分子等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针对目前含杂原子PAH分子,种类少、合成难等原因,本项目从含有杂原子的嘧啶、噻吩等模块出发,利用分步合成方法,成功的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硫、氟及氮原子的PAH衍生物。对它们基本光谱性质、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自组装行为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获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成功地合成了到目前为止分子尺寸最大的圆盘型硫杂PAH衍生物,及首次合成了具有尺寸选择性识别的含有嘧啶骨架的氮杂大环化合物等。这些成果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自组装及物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素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金武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关于杯芳烃和杂原子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的研究

批准号:2100203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马明亮
学科分类:B01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混合杂原子的纳米多金属氧簇的设计合成、组装及其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批准号:2147102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臧宏瑛
学科分类:B0101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含杂原子中空分子筛纳米孔结构能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批准号:2097105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宗弢
学科分类:B010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含各种其它杂原子的含磷杂环化学的研究

批准号:28970051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张景龄
学科分类:B0101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