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氟化物、复合氟化物以及部分含氧化合物(磷酸盐、硼酸盐、卤硼酸盐等)中双掺共轭稀土离子对,证明了共轭—对稀土离子之间存在电子转移而产生价态异常变化的过程。已采用荧光谱、反射光谱、光电子能谱、顺磁共振谱等现代方法证明了下列平衡关系:Ce(3+)+Eu(3+)→Ce(4+)+Eu(2+)、Eu(3+)→Tb(4+)+Eu(2+)等。采用溶液平衡理论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计算了固体化合物中价态变化的平衡常数。总结了介态变化规律,划分了基质类型:一类适于等价取代;一类适于不等价取代。本项研究成果对设计制备单一基质稀土三基色荧光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本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2等)一项,发表论文13篇,培养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稀土元素的吸收、价态及对杨树苗木生长促进作用的研究
变价稀土离子光谱结构及价态化学
混合价态铁基金属有机骨架薄膜的制备与价态连续调控研究
铁海泡石中铁的价态和占位及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