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淡水甲藻水华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本项研究力求证明甲藻具有分泌胞外磷酸酶利用有机磷的能力,并据此形成竞争优势而得以繁盛,即以东湖和三峡库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经典与新兴技术如胞外磷酸酶的荧光标记(ELF)技术为实验手段,调查甲藻水华的种群与群落特征,测定伴随甲藻水华消长的水体营养水平与状态以及胞外磷酸酶的活性与分布,判别营养物质的种类、比例与形态对水华的影响,揭示有机态营养物质在水华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胞外磷酸酶的生理生态功能,用围隔实验、微宇宙生物检测和室内培养方法予以验证,并在原位条件下进行检验,从而最终阐明淡水甲藻水华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其理论意义为丰富生物可利用性营养的内涵,它应包括有机质(如有机磷)以及藻类自身利用不同形态营养的策略(如甲藻所具有的分泌胞外磷酸酶的能力),并能为我国重要淡水水体(如三峡库区)的环境安全与预警(如胞外磷酸酶对甲藻水华的指示)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海洋甲藻碳同化机制及其在藻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水华拟多甲藻的孢囊形成和萌发机理研究
利用气单胞菌作用模式系统研究水华微囊藻合成胞外多糖的信号调节机制
一种淡水水华甲藻-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的垂直迁移行为与碳磷协同作用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