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高效旋光性农药在国际上出现,由于其药效高、毒副作用小,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南京农业大学于80年代初开始从事旋光性农药研究,先后完成生物氯菊酯、双爱士、敌草强和E、S(+)-烯效唑中试、生产。96年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创新合成21个N-酰基丙氨酸类化合物,经沈阳化工院生测其中有4个药效超过对照甲霜灵、甲基托布津和进口扑海因。经构效关系研究初步掌握其规律性,建立了相应的合成工艺和分析方法。发表相关论文4篇,培养硕士1名,博士1名。出席了第九届中日农药学术会议。上述研究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8年),现已申报国家发明奖和专利。希望得到后续资助继续开发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旋光性杀菌品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新型平面手征纳米结构及其强旋光性机理研究
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的作用机理研究
螺旋链旋光性聚合物的研究
基于蜡梅碱的新型杀菌剂的构建及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