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维化干扰心房局部激动传导,增加冲动不均一性和碎裂电活动,是导致房颤维持的关键因素。现有治疗房颤的药物疗效不甚满意,主要原因是其仅仅针对房颤的电生理机制,而未能有效改善心房纤维化。新近研究提示,IL-33/ST2L通路可能是治疗心房纤维化/房颤的新靶点。丹参酮Ⅱ-A是治疗心肌缺血的传统药物,本实验室发现其尚能抑制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同时上调ST2L表达;并能有效干预肥大心肌细胞存在的电生理异常。本项目拟通过制作犬房颤模型,从在体心脏水平、离体心肌块水平及心房成纤维细胞-基质三维培养等不同层面,结合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IL-33/ST2L通路活性与房颤维持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丹参酮Ⅱ-A以IL-33/ST2L通路为靶点,对房颤的治疗作用。从而为开发传统中药的新用途和治疗房颤奠定理论基础。
心房纤维化(Atrial fibrosis)干扰心房局部激动传导,增加冲动不均一性和碎裂电活动,是导致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维持的关键因素。新近研究提示,IL-33/ST2L 通路可能是治疗心房纤维化/房颤的新靶点。丹参酮Ⅱ-A 是治疗心肌缺血的传统药物,本实验室发现其尚能抑制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其是否能干预心房纤维化从而改善房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项目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超微病理学等各种方法,发现:(1)丹参酮Ⅱ-A能抑制TGF-β1诱导的心房纤维化效应并调控IL-33/ST2L水平;(2)丹参酮Ⅱ-A能调控心房成纤维细胞TGF-β1水平及IL-33/ST2L下游信号通路;(3)丹参酮Ⅱ-A能调控心房成纤维细胞Th1(IL-2, INF-γ)及Th2(IL-4, IL-5)类细胞因子表达;(4)丹参酮Ⅱ-A能调控心房成纤维细胞表型转换和迁移;(5)在大鼠房颤/心房纤维化动物模型,丹参酮Ⅱ-A能抑制心房纤维化反应,抑制I/III型胶原纤维表达等。该项目阐明了IL-33/ST2L通路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研究丹参酮Ⅱ-A以 IL-33/ST2L 通路为靶点,对房颤的治疗作用。从而为开发传统中药的新用途和治疗房颤奠定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芍甘附子汤加味对CIA寒证大鼠IFN-γ和IL-17A表达的影响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
ADAM33基因Q-1、T1位点多态性与黔北地区汉族COPD的相关性
miRNA与糖尿病心肌病
心房纤维化重构对房颤影响机制的仿真研究
SIRT1对左心房纤维化和房颤易感性的影响
IL-33/ST2L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miR-26负向调控AngII/KLF4/TGF-β通路对心房纤维化和房颤易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