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和理论研究得到了制备高催化活性非晶态催化剂的三条经验规则:(1)可从实验上改变非晶态催化剂的组成来调节其结构和表面电子态使催化活性达到火山型极值,也可通过理论计算非晶态的费半能级来预测催化活性的火山型极值,从而制备出最佳催化剂;(2)可改变制备方法使非晶态合金的表面活性金属原子最多,达到最大催化活性。(3)对不同类金属组成的非晶态合金(如Ni-P和Ni-B),可改变金属(如Ni)的电子态来提高催化活性。如使金属成为缺电子态则有利于H2的吸附,其加氢活性必定高;如使金属成为富电子态,则有利于烯烃的吸附,则对烯烃和环烯烃的选择加氢有利。三条经验规则为非晶态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成果创新性的具体表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超细粒子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表面性质和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集成技术控制非晶态合金纳米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基于肖克莱表面电子态的分子超结构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探索
用紫外光电子能谱研究表面吸附态和表面中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