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致敏植物花期、花粉季时空变化及其对增温、城市化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103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刘浩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泉,陶泽兴,徐韵佳,王弯
关键词:
时空响应物候期致敏花粉全球变化
结项摘要

The flowering period and pollen season is an important bio-indicator to global changes,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limate, ecosystem and human civilization. However, th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researches in the small area of urban region are scarce. Based on the gradient observations of the pollen season and the flowering phase in spring, and systematic collection of the past phenological records, the project will construct a spatial-temporal dataset of allergic flowering periods and pollen seasons in Beijing through the data integration. Furthermore, it will reveal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allergic flowering period and pollen season in the past 40 years (taking the Summer Palace as example) and the gradient changes of spring pollen season in the typical direction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dditionally,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models and GIS techniques, the spatial-temporal responses of spring allergic flowering period and pollen season to the atmospheric warming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will be discussed.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research matter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respons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to the climate change. In view o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als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phenology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花期和花粉季是全球变化的生物指示器,可用于解析气候系统与生态系统、人类系统三者间的相互作用。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区域内部精细尺度上的相应观测与研究还比较薄弱。本项目拟基于春季典型致敏植物花期、花粉季的梯度观测,以及过往物候资料的系统收集,通过数据插补与融合,建立起北京城区春季致敏物候期时空数据集;以颐和园为例揭示近40年以来北京春季花期、花粉季的多年变化特征,并揭示城区花期、花粉季在西北-东南典型城市扩展轴上的梯度变化规律;基于GIS技术构建定量化的分析模型,以探讨花期、花粉季变化对于城市化和增温的不同响应关系,并进行未来情景预测。项目将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的事实、影响和生态系统的适应等科学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为整合人类健康与环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政策提供应用物候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绿化建设已对公众健康造成日益突出的花粉过敏威胁。城市致敏植物花期与花粉季的综合研究是全球变暖及城市化背景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热点,其能够有效描述气候—生态—人类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本项目在北京城区进行了多样地的致敏植物物种组成调查、花期与花粉季监测以及网络数据的抓取;基于颐和园多年物候数据和2021-2022年的花期、花粉季平行观测(监测)结果,初步分析了城区内花期、花粉季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气温的现状与情景数据,分析了花期、花粉季对于增温的敏感性,模拟了二者在未来升温情景下的变化;从风险角度构建了花粉过敏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以风险矩阵法对颐和园的景点、游径和分景区进行案例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样方调查、物候观测、仪器监测、网络搜索等手段,获取了涵盖北京城区5个站点在致敏植物群落构成、花期、花粉季与花粉过敏舆情等方面的关键数据;用频率分布统计、线性回归分析法揭示了颐和园主要花粉致敏植物的常年开花高峰期、年际变化趋势,初步发现地处热岛效应中心区的紫竹院花期较其他3个站点更早;鉴定分析得出海淀公园2021年春季花粉季的逐日变化特征,并比较了其与昌平站的监测结果异同;确定了颐和园9种主要花粉致敏植物花期的最佳温度响应时段以及温度敏感性,预估了在RCP 4.5和RCP 8.5气候情景下2050-2079年花粉季的不同提前程度;从植物群落特征、植株致敏能力、游客暴露度、人体脆弱性和评估单元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首次构建了包括18个指标在内的过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发现颐和园侧柏和垂柳的综合致敏危险性等级最高,万寿山是高风险区域。相关工作将为理解全球变暖与城市化提供有益的资料,为公共健康服务提供科学指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5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刘浩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增温条件下荒漠草原短花针茅花期物候变化及其分子机响应机制

批准号:3136011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赵鸿彬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东部常见观花类植物花期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4010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仲舒颖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10107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田育红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植物群落对模拟增温与放牧的响应变化

批准号:3156015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元武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