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对植物的危害和天敌对寄主昆虫的寄生或捕食都是以探测和识别开始的。这些都是以植物挥发物的化学通讯为基础。各种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具有指纹性特征,是害虫定位的化学基础。植物经加害后,经害虫口腔分泌的酶类使植物原来的代谢过程发生改变,随之释放的挥发物在组成上与未经加害的植物的挥发物有很大差异。这种挥发物可以起到"呼救"的功能,引诱天敌,起到"间接抗性"的作用。本研究设想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电子鼻、SPME吸附法探明在正常茶园和害虫被害茶园上空挥发物种类的差异,采用EAG-GC、Y型嗅觉仪和生物测定法研究各种挥发物对天敌的生物活性、有效浓度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试图采用添加或补充各种化学挥发物或用外源诱导物(如甲基茉莉酸酯)诱导茶树自身形成可引诱天敌的特异性挥发物,提高对天敌的引诱效果。这将是一种以化学生态为原理、无污染的化学信息调控技术,达到生态系中种群间的良性平衡、防治害虫的目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茶园害虫真菌流行病发展进程中白僵菌种群时空格局动态的分子解析
茶园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
我国农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残留特征及释放规律
金银花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在管氏肿腿蜂寄主搜寻行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