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从大气氮沉降、土壤风蚀以及农田土壤氮平衡这3个方面入手,对我们已经建立的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氮素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流通过程。然后,基于县级农业统计数据,采用改进的IAP-N模型研究中、美两个农业大国近二十几年农田N2O排放动态及其变化机制。这项研究,一方面将为我国准备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即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过程中,编制农田N2O排放清单提供更加科学的编制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AP-N模型,应用到全球氮循环及农田N2O排放估算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黄土高原地膜农田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研究-DNDC模型改进与应用
大气氮沉降对紫色土农田N2O排放的影响
RWEQ模型在河北坝上农田土壤风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区域气象模式的改进及其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