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硫酸盐岩建造中复合岩溶发育的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57214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7.00
负责人:张凤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5
结题年份:2008
起止时间:2006-01-01 - 200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齐继祥,张云,宋海波
关键词:
同位素复合岩溶硫酸盐岩硫氧化菌硫酸盐还原菌碳酸
结项摘要

碳酸-硫酸盐岩混合建造是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的可溶岩建造。本项研究选择我国西北、华北广泛分布的奥陶系碳酸-硫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微生物作用下的硫循环为线索,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模拟试验、资料综合分析、地球化学模型和质量平衡反应模型等手段,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对硫酸盐岩岩溶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硫酸盐还原产物氧化为硫酸的氧化条件和氧化速率;研究硫酸盐还原产物氧化形成的硫酸对碳酸盐岩的侵蚀性;研究如何识别微生物引起的与硫有关的氧化-还原作用,以稳定硫和碳同位素的分馏程度,以及硫酸溶蚀碳酸盐岩后的蚀变矿物来识别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菌在复合岩溶发育中的作用,力图对我国北方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机理有更全面的认识,从微生物作用角度提出新的岩溶发育模式,促进生物岩溶研究的发展,实现地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的交叉,为油气储层的成因分析及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张凤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07219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7222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冷泉系统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在碳酸盐岩中的记录

批准号:4137308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冯东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油气盆地周边岩溶发育的微生物作用机理

批准号:4107219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凤娥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硫酸盐岩溶发育机理与环境演化效应研究

批准号:49872095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卢耀如
学科分类:D0706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机制与预测方法

批准号:U166320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金强
学科分类:D02
资助金额:20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